A1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路上“寻梦园”
沈琦华
  沈琦华

  江苏路是长宁东部的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主干道,北起长宁路,南至华山路,全长1649米。1905年,上海公共租界越界填浜辟筑此路,早先称之为“忆定盘路”,1943年,改为今名。江苏路以愚园路和延安西路为界,北段(长宁路至愚园路)和南段(延安西路至华山路)两侧多为住宅,“邨”“坊”汇聚,还有不少花园别墅点缀其间。中段(愚园路至延安西路)沿线则商铺林立,人气旺盛,分外热闹。不仅有婆娑树影中的绿瓦红墙庭院深深,好看之处还有着那一份难得的市井喧哗,或雅或俗间亮出了江苏路的勃勃生气。

  雅俗共赏的江苏路上,有一所让人肃然起敬的名校市三女中,它是上海目前唯一保留的女校。学校位于江苏路155号,这里过去曾是上海三大贵族女校之一中西女中的旧址(其余两所为圣玛利亚女中和晏摩氏女中)。1952年,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合并成立市三女中。圣玛利亚女中的旧址离江苏路也不远,在今天的长宁路1187号,中山公园西南侧。

  中西女中过去也叫“墨梯女校”,赫赫有名的宋家三姐妹就在这所学校念的书。名演员夏梦也是中西女中的毕业生。据说当年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领风气之先,将跳交谊舞也列入了课程表,轰动上海滩。在那个年代,跳舞是门学问,跳得差的叫“拉黄包车”。电影中的夏梦轻歌曼舞,金庸大侠说自己迷恋的不仅是夏梦,更是那个年代的风流。

  市三女中的五一楼和五四楼列入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1917年,中西女中购得位于江苏路上的经家花园,准备建新校舍。1921年,学校搞了场新校区建筑设计竞赛,当年沪上各路设计大腕都参与了竞标,最后由邬达克代表的克利洋行以美国学院派哥特风格的设计胜出,战胜了包括设计金陵女子大学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在内的所有对手。1922年春,中西女中的宿舍楼“蓝华德堂” 完工,也就是市三女中现在的“五一楼”。好事多磨,学校的教学大楼“景莲堂”则是在邬达克完成设计方案14年后的1935年才建成,这就是市三女中的“五四楼”。值得一提的是,五四楼内细部装饰古典唯美,最有特色的是主入口处上方有三个哥特式尖券窗,白色窗棂顶部有花瓣饰纹,内镶有几何图案的彩色玻璃。每当阳光洒向大楼并将彩色玻璃点燃的那一刻,各种绚丽奇幻的光影映射到楼内米黄色的大厅地面上,再加之地面上彩色磨石子镶嵌成的各种图案,恍如一座“寻梦园”。

  毫不夸张地说,学校还真应是一座“寻梦园”。小说家克兰西有句著名的毕业寄语:今天你们毕业了,总算圆了父母的梦,今后该去圆自己的梦了。董桥说“寻梦”是教育的因果真谛,都是一个意思。毕业时节,路过市三女中大门口,看到学生挥别老师的情景,心中忽然浮起一种温馨的感觉。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而如今我就呆在我自己的未来。有过寻梦的过程,即便大多数人得到的还是一种幻灭,一种失望,但至少这是一种很踏实的幻灭,一种很真诚的失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
   第A23版:奥地利
   第A24版:日本
诗心滢滢水潺潺
江苏路上“寻梦园”
仿宋人汉宫图(中国画)
何妨低端生存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有人喜欢紫
我们的暑假很有劲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4江苏路上“寻梦园” 2019-07-14 2 2019年07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