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晒脱一眼霉黑贞气
叶世荪
  文/叶世荪

  每年上海最难熬的黄梅天过后,总会听到人们谈论“霉黑贞”、“黑贞气”、“霉黑贞气”:“看看衣裳浪有霉黑贞口伐?”“箱子拿出来晒脱一眼霉黑贞气!”其中,“霉黑贞”是指黄梅季节多雨潮湿加上高温,衣服、器皿、食物发霉变质出现霉斑的现象;“黑贞气”、“霉黑贞气”是指东西发霉的味道。清代乾隆年间的《宝山县志》记载:“今黄梅时,雨润土溽蒸而成雨,服器皆著潮湿致黦,俗云‘霉黑贞’是也。”清代顾禄《清嘉录》也记载:“呼梅蒸为霉黑贞,有湿气著衣物生斑沫之义。”

  黑贞,上海话读若“贞”。传说宋代苏轼《格物粗谈·服饰》中就有“衣裳黑贞坏”句;但明代张自烈《正字通》认为“黑贞”是“黰”的异体字。明代话本《型世言》:“寻了一领又蓝又青一块新一块旧的海青,抖去些黰气穿上。”

  “黰”的读音和“黑贞”相近,《集韵》曰:“止忍切,音轸”;最初的意思是指乌黑亮丽的秀发。《左传·昭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注曰:“美发为黰。”此外,《正字通》和明代的另一本字书《吴音奇字》都认为“霉黑贞”的“霉”应该是“黴”字。“黴”被《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霉”的繁体字;但在古代它俩是并列存在的。“霉”指“雨中暑气”(《康熙字典》),而含有“黑”字义符的“黴”是指“物中久雨青黑”(《说文解字》);一个是视觉感受,一个是嗅觉感受。当然,写作“霉黑贞”的好处是较易让人看明白;甚至还有写成“霉蒸”“霉烝”等更易懂的字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
   第A23版:奥地利
   第A24版:日本
上海人叫“阿姐”
老早子个包装
泡一壶金银花茶
晒脱一眼霉黑贞气
沪谚熟语印
一碗汤个温度
上海闲话
新民晚报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A18晒脱一眼霉黑贞气 2019-07-14 2 2019年07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