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嫁被,亦称闹婚被、滚喜被等。是我国古时部分地区婚嫁习俗中的一个小花絮。即新人家在缝合或铺设洞房被褥时,唆使一至几个二三岁的男孩在婚被上纵情嬉闹,以求新人多子多孙,幸福满堂。
三四十年前,我们阖家去浙西母亲老家过年。时近大年,风和日丽,村中多家绣枕缝被,为子女嫁娶作准备。
在一徽派门庭外,一典型浙西装束的小脚花甲妇人,脸上挂着盈盈笑容,坐在晒谷席上,缝合着一床大红喜被。原本在被上嬉闹的两个孩提,见有陌生人趋近,怯生生退出被席。在旁人纵容下,两岁缺两月的犬子,争脱被祖母牵着的小手。踢去双鞋,甩掉帽子,跃上大红被面。在村人夸张的喝彩声中,腾挪翻滚,得意不已。
席被旁,一对鸡犬并未被哄闹惊得鸡飞狗跳,仍信步悠然地觅食。
我们哥俩以清一色沪产海鸥方镜相机,分别用彩色和黑白胶片,从不同角度摄下了“闹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