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爱乐音乐季为中国传统文化当“翻译”
~~~爱乐音乐季为中国传统文化当“翻译”
~~~爱乐音乐季为中国传统文化当“翻译”
~~~爱乐音乐季为中国传统文化当“翻译”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原创 世界首演
爱乐音乐季为中国传统文化当“翻译”
朱渊
■ 费城交响乐团乐手在演奏《京剧幻想》 记者 郭新洋 摄
  上海爱乐乐团2018-2019年度音乐季将于7月21日落下帷幕。闭幕音乐会由艺术总监张艺执棒上海爱乐乐团,特邀青年钢琴家宋思衡,带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五交响曲》、电影音乐《牛虻》组曲等。

  在持续一整年的音乐季中,最惹眼的便是“中国原创”“世界首演”两大关键词。据悉,即将落幕的音乐季共推出了12部原创作品并进行世界首演。其中包括作曲家于京君创作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中国版》、赵季平的《“芦苇荡”咏叹——电影〈大话西游〉随想》以及中国音协主席、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管弦乐《消失的银杏》。而仅青年作曲家龚天鹏“贡献”的就有《调色板》《世界民歌六首》、以“一带一路”为题材的《第八交响曲》以及被列入“2018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的《启航》的“升级版”等多部作品。

  如何用世界交响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孙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今年年初,上海爱乐乐团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联合委约的龚天鹏创作的《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登上美国费城首个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很多费城交响乐团的乐手是首度接触带有中国传统京剧元素的交响作品,虽然他们并不了解京剧的生旦净末丑的行当,但龚天鹏在创作时刻意留下的“脸谱符号”还是迅速精准地传递了人物的个性特色和情感。

  “或许外国人不识曹操,但我们会把花脸的个性特征融入在圆号中;或许很多乐手没有看过《贵妃醉酒》,但我们会把贵妃的醉姿化入拨弦或是揉弦中。”在龚天鹏看来,很多时候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要找到语言上的共通、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潜移默化的传递,可能是面对面的演奏和倾听,也可能就是一同创作和排练时的互相交流和影响。《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在费城演出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符号”被巧妙“潜藏”于交响作品中,也在于乐手在传递这部烙印中国元素的交响作品前,早已对其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无独有偶,叶小纲的管弦乐《消失的银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上演时,同样也打动了当地观众。作品中蕴含的江南音乐风情让人沉醉,现场就有曾到过中国苏杭的观众这样形容乐曲带来的感受:“这旋律仿佛又将我带回了他们说的那个叫‘人间天堂’的地方,让我又看到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太美了。”

  从《启航》到《京剧幻想》,从《调色板》到《第八交响曲》,龚天鹏是如今中国乐坛最高产也最善于用交响乐演绎中国故事的青年作曲家之一。在他看来,当代青年作曲家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交响乐知识,做好中国文化的“翻译”。现如今,龚天鹏正着手创作计划于明年“上海之春”亮相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献礼之作《百年颂》,在他看来:“无论是红色题材、革命故事还是传统京剧,都是用某个时代语言勾起当代观众共鸣。”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艺树”计划播撒美育种子
应如繁花遍地
公共文化配送什么最受欢迎导赏
中国原创 世界首演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4中国原创 世界首演 2019-07-18 2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