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白领 爱上连香
见到陆懿时,她正在庙镇保安村的翰先苑苗圃巡视:“现在每天走约2万步,施肥、打药、压草,各种农活都会干,还会孵小鸡呢。”从上外毕业后,陆懿前往东京大学攻读语言和环保硕士,回沪后在日企做了10年白领。工作之余,她喜欢养花弄草,是个“园艺发烧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萌发了到崇明种树的念头:“在日本留学时,街上除了樱花树就是连香树,连皇宫前也种着它。原以为是国外树种,后来才知道中国也是它的原产地,可惜国内种得反而不多。”
连香集中生长在四川、湖北等地的山区,由于资源稀少,已濒临灭绝状态,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它最大的特点是“四季变色”,初春呈红色,是江浙一带落叶乔木里最早萌动的,春夏之交红绿相间,秋季叶片转为金黄,入冬树叶又会变红并翻飞掉落。此外,连香的叶片是心形的,可爱又浪漫。
更神奇的是,连香的叶片和树皮中含有焦性儿茶酚,会散发出迷人香味,有点像焦糖味,又有点像炒茶叶的香味。变色落叶时,更是满树飘香,摇一摇味道更浓,故而得名。
与环境斗 试种成功
要在低海拔的上海种好连香并不容易。“我们引进的是一年生的‘铅笔苗’,对于近2000米的海拔差进行了技术处理。怕它们不适应,小苗的时候就两周打一次药水。”陆懿说。地里的杂草疯长,她想了各种办法与草搏斗,光林下植被就换了两三种:“比如百子莲,单株干不过草,要一坨一坨种,直径扩大后才能把草压下去。”
天气也是一大障碍。前年冬天很冷,一批百子莲全冻死了。去年“山竹”台风,树苗遭水淹了。
更令她头疼的是观念的碰撞。苗圃最多时雇佣了30多名工人,解决了一批当地农民的就业。但老一辈的人缺乏环保理念,光科学的施肥方法,就教了五六遍,打完农药的瓶,他们会随手扔河里。“我是学环保的,要求他们回收,还要记录空瓶数量。”她笑着说。
如今,陆懿租住在离苗圃7公里的农场,买东西只靠天猫。“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心,现在我就想把树种好,将先进、环保的理念传播到这里。”她说。苗圃里已有1.5万棵连香树苗,再过一两年它们就可以“走”上街头绿地、生态廊道或深宅庭院中,为上海添彩。
珍贵树种 增添色彩
记者从市林业部门获悉,本市着力提升“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水平,目前沪上街头绿地和生态廊道的色叶植物有72种,60%以上以季节型为主,枫香、榉树、银杏、无患子、乌桕等色叶树越来越常见。
中国主要栽培的珍贵树种有208种,连香就是一种珍贵的落叶中乔木。珍贵化树苗因长势慢而需“长线作战”,若去外地引进或购买,成本价格、运输费用都很昂贵。因此,林业部门鼓励本地引种培育一些景观佳、病虫害少、好管护的珍贵树种,为城市空间增添丰富色彩。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