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创板的定位,投资者的认识也是渐渐清晰的。一开始大家对标的是深市的创业板,似乎沪市也是为了股市扩容的需要,你深市有个创业板,我沪市要有个科创板,将那些高科技企业拉到沪市来上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觉到这样的感觉太肤浅了,推出科创板是在当下国际经济大环境下的国家战略,我们只有在未来科创板的陆续推出中渐渐地感受到这个战略的意义重大。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央企开始登陆科创板了,并且权重将不断地增大。本周有个信息值得关注。国资委表示,将大力倡导积极支持央企参与科创板,在央企中将梳理出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申报科创板,在这个基调中,有三大关键词值得注意:国家战略、关键技术和市场认可。要知道每一个央企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院或核心技术的部门,不仅仅是央企,即便是地方国企,相当多的企业技术含量都比较高的,如果将这一块整合起来,将使国家的科技创新能级得到大大的提高。
在第一批25家的科创板IPO中,中国通号实际上树立了一个标杆,这个国家铁路总公司旗下的主营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科技企业,18亿股的发行量放到主板上去上市,也是一个巨无霸公司,现在放到了科创板上市了。本周国资委还披露了已经有中国电器等14家公司获得了上交所的受理,中国电器的公司全称是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从目前上交所已经受理的149家公司来看,14家来自于央企,占比一成不到,可以预料未来央企的占比还会扩大。央企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可以预料地方国企,也将急起直追的。
下周一上市的科创板,最值得关注的是央企科创板第一股中国通号的走势。这次25家机构的询价中,24家公司最终发行价高于招股说明书披露的预估发行价,只有中国通号最终发行价略低于预估发行价,最终的发行市盈率为18.80倍,低于行业平均收益率37.86倍,往低处询价也给二级市场让出了上市后股价上行的空间。
对于科创板上市后的操作,没开户的投资者就只能作壁上观欣赏一下新交易机制下的股市走势,而已经开户的,想必绝大多数人都在新股申购上瞎忙乎了一番,如此低的中签率绝大多数人与一级市场无缘,那是否要在定价已经比预估高出好多的开盘价上再去追涨,那就要看每个人的操作风格了。查阅一下10年前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的十年来的走势,恐怕对接下来科创板的走势有点启发,重启放开股价的交易机制,对投资者而言将会有个适应过程。应健中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