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6月社零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163亿元,同比增长9.7%。看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总体评价都是超出预期的,汽车品类增速回升是社零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因素。
再看一组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3%。二季度同比增长6.2%,增速环比降低0.2%;不过CPI维持高位,鲜果畜肉价格同比涨幅较大。6月CPI同比上涨2.7%,食品CPI同比上涨8.3%,其中鲜果价格上涨42.7%。这些都描绘出当前的经济环境。
此外,必需消费保持稳健增长,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升。日用品、中西药品连续六个月两位数高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2.3和10.4%,粮油食品、饮料增速环比小幅回落,同比增速分别为9.8和9.1%,烟酒、纺服增速相对较低,增速环比不断提升。可选消费增速全面提升,汽车和化妆品增速大幅回升。汽车销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7月1日起全国多数地区的国五车停止销售、国六标准正式落地;另一方面部分城市放松汽车限购,消费需求释放。汽车和石油品类同比增速分别为17.2和3.5%。化妆品增速显著回升,化妆品、金银、通讯品类同比增速分别为22.5、7.8、5.9%。
我们从以上数据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减税降费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有望支撑高端可选消费,可选品类增速回升趋势或将延续,社会零售总额将继续回暖。
再来看看社会融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强,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且数额巨大、增长迅猛。央行近日公布2019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初步统计,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2013年是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年,规模在17.3万亿元。201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16.5万亿元,较上年减少8598亿元。央行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3.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8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由我国首创和独创,我国也是唯一统计该指标的国家。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指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迄今这一指标已连续8次写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
从结构看,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9%,同比高1.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1%,同比低0.3个百分点等等。
如果让上述数据说话的话,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下半年股市不会坏到哪里去。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