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旅行,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洁净有序。
公共场合几乎不见喧哗,人们神态之平淡自如几乎看上去像面无表情一般。若以此判定日本人冷漠,那就大错了。看日本的设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问路时,年轻人也会用不甚通顺的英语,热心打开手机软件为我们指点迷津。
某日坐上日本公交,因颠簸,团中的幼儿呕吐不止,近处的乘客们无一避让,仿佛像自己家人一般,马上以纸巾手绢等解囊相助,不多一句话语。后来,我们发现世上只有日本厕所会安装水流发声装置,以掩饰如厕时不雅的声响;我们也知道日本上了些年纪的女子,若穿美国式的短打、阳光般地招摇过市也会令人侧目。最触动人心的是,多年前一位日本人质在叙利亚惨遭恐怖分子的杀害后,其母在电视上再三向大家抱歉此事件给社会太多的麻烦。日本式的低调,不愿意影响他人、不给人们带来麻烦已成社会的共识。
JR火车车厢里,我们一群的声音尽管作压低状,依然显得突兀。在玉藻公园,院内日本松树分外妖娆,我欲拣拾松果球被同行的友人制止,正因对一花一木不得动手、只得观赏,因此保持了日本园林宁静自然的景致。
相对于被动式的隐忍,自律是一道智慧的内心自发光,它能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一分美的距离,在低碳环保断舍离的时代,它也成为我们的善待地球的一种习惯。
在酒店接触过许多来自日本的游客,退房前,他们把用过的浴巾放进衣篮,掖齐凌乱的被褥,将垃圾顺手入篓,衣架整齐归位,善意、尊重、优雅的集体背影,给人留下一片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