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市莘庄地区一幢普通民宅里,著名戏曲编剧薛允璜的夫人说:“我老伴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更不会搓麻将。我们也很少出去旅游。他宅在家中,最大的爱好就是撰写戏曲剧本。最近上海作协汇集了他退休后写的十二个剧本,将要出版《梨园退耕录》一书。这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薛允璜1938年12月生,江苏启东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曾任上海越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在38年在职工作中编写过(含合作)小戏曲9本,中型戏曲1本,大型舞台剧24部,其中较有名的有越剧《忠魂曲》《舞台姐妹》等。独立创作了京剧电视剧《太平公主》,与人合作创作了30集越剧电视剧《红楼梦》和《红伶泪》《小浦东传奇》等多部电视连续剧。
“我1999年退休后写作更忙碌了,主要是撰写剧本,动起笔来每天写作5小时。在我看来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通过剧本的演出向广大观众颂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从中我深感快乐与幸福。”在2000年至2018年这19年退休生活中,老薛共编写大型戏曲20部,其中公演的有18部,较有名的有越剧《早春二月》《虞美人》(合作),沪剧《赵—曼》《四月歌声》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应长宁沪剧团邀请,年已7旬的老薛用八天时间完成了《废墟上的爱》初稿,演出后反响热烈,广大观众深深为在灾难面前大爱无疆的精神力量所感动。2014年长宁沪剧团要创排《赵一曼》,团长陈甦萍四次来到老薛家做动员工作。他接手后随团里同志赴四川宜宾赵一曼家乡,探访赵一曼孙女等人,深受革命先烈的光辉史迹感动。在抗日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感召下,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写出了沪剧剧本《赵一曼》,经陈甦萍等一些主要演员演绎后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老薛常常辅导青年戏剧创作,他认为这是老编剧的责任。他十多次担任上海戏剧学院学士、硕士、博士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委员和毕业创作评阅专家,指导过两届八位学生的毕业创作,与这些学生建立了良好友谊。去年福建漳洲一位学生,写出了新剧本,寄来给他看。老薛认真辅导,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后来剧本发表在《福建艺术》上,老薛还写了评论文章。而今这位青年才俊已被列入全国戏剧新人重点培养计划。“辅导学生很辛苦,但看到学生的进步与超越,心里比自己成功还快乐。”
老薛爱好运动。他从小在启东农村长大,常在小河浜里扑腾。退休后他所居住的小区内外都有游泳池,常去那里畅游一番,几个来回近千米。游泳时他可以长时间仰卧在水面上休息或自主活动。两年前因病住院后,这项游泳活动才停了下来。骑自行车也是他所喜爱,或上菜场买菜快去快回,或到附近地铁坐车外出,或去莘庄梅园静坐赏梅,都离不开自行车。骑车既锻炼了身体又办了事,可谓一举两得。从去年开始,晚饭后他总要到小区里行走半小时,约3000步。即使微风小雨也撑着伞走走,这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在饮食上老薛喜欢随意方便。早餐为牛奶麦片和一两片面包。中、晚歺半小碗米饭,一荤两素。对于新上市的蔬菜有啥吃啥,一般不忌口。老薛认为:满足人体所需要营养这是首要的,而这些营养来自各种菜肴,偏食有害健康。但又不能吃得太多太好,体内营养过剩不利健康。家庭就餐不叫外卖。他习惯自己买菜自己烧,吃得较合胃口。拿手好菜红烧肉和启东八宝酱,是家庭厨艺中的“品牌”,受到夫人和亲友夸奖。老薛平时不吃保健品补品,但喜欢喝茶,每天至少三大杯。他认为茶有多种营养素,对健康大有好处。.
老薛生活较有规律,习惯晚睡晚起。每晚11时左右睡觉,第二天早上7时半起身。午饭后休息1小时。十年前睡眠较差,后来每晚吃半小粒思诺思,睡眠大有改善,此药服用至今。
老薛觉得退休后最好的养生是继续工作,不断写作可以动脑提神,防止老化,增强生命活力。写作之余,他也爱好参加聚会。上海越剧院离退休支部活动,无病无事必到。老同学、老同事、新朋好友,聚会交流,有约必赴。他觉得聚会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增进友谊,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老薛也患有老年慢性疾病,他对待疾病态度是:保持乐观心态,任其自然,与疾病“和平相处”,适当服药以控制与稳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