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阳光天地(278期)
     
本版列表新闻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集中来沪展示~~~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集中来沪展示~~~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集中来沪展示~~~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集中来沪展示~~~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集中来沪展示~~~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集中来沪展示
智能录音笔让聋人“听见”世界
孙云
  摆脱盲杖,不依赖盲道和导盲犬,更不需要其他人搀扶或指引,盲人能否独立出门行走?目前,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然而,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在7月27日、28日举行的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暨第14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上,全国各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集中来上海展示。令人高兴的是,其中不少产品都与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填补残疾人所缺失的功能空白,尽可能地让残疾人不再“残疾”,无障碍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发展成果。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失能和半失能者逾4000万,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都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7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就显著。据中国残联相关人士介绍,以法律法规为引领,我国的无障碍政策和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相关职能部门密集出台多项无障碍相关政策和服务举措。城市环境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的水平不断提高,村镇无障碍建设得到发展,无障碍人文理念和意识自觉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组织加入到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行列之中。

  此次在沪举办的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活动在我国是第一次,范围涉及城市规划、乡村发展、特色小镇、旅游景区、校园推广、残疾人服务机构、家庭无障碍改造等诸多领域。其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无障碍设计系统展示了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无障碍通用设计的最佳案例,参与和承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设计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等机构也展示了各自的无障碍规划设计成果,体现出我国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除了建筑中的无障碍环境,许多机构也在纷纷研究无障碍辅具,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已经完成原理样机研制的一款智能眼镜,形似VR眼镜,佩戴在眼睛上,两个摄像头会自动拍摄和处理前方图像,三维重建前方场景,提取其中的障碍物信息,并通过语音播报和相连的腰带振动两种方式,提示盲人避开障碍物,安全出行。这款智能眼镜预计正式问世后的售价为数千元,较易为盲人接受,可以更好地帮助盲人走出家门。

  在论坛现场,演讲者身边的一块文字屏幕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演讲者的发言信息以文字形式出现在这块屏幕的上方,下方则是英语翻译,两者与演讲者的发言之间几乎没有时差。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并不是通过传统的速记员和同声传译员完成的,而只借助于一台兼具录音、速记和翻译功能的机器。据悉,邀请同声传译的价格高达每小时数千元,但这台机器的售价仅为数千元,而且,仅有一个充电宝大小的个人版售价更是低至一千余元,还小巧便携,非常方便聋人出门随身携带。有了这台智能录音笔的帮助,聋人“听见”世界不再是奢望。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bilibili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278期)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智能录音笔让聋人“听见”世界
有点像健身房 有点像VR影院
国新办发表残疾人权益保障白皮书
百城万人公益行上海启动
残健融合水上世界欢乐多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278期)A11智能录音笔让聋人“听见”世界 2019-08-02 2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