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恋树根
牛润科
  □ 牛润科  

  刚退休那阵子,有一回我转悠到盘山公路上,见路边有个烂树根,一看酷似棕熊。我把它带回家,经精雕细刻一个月后,一只栩栩如生的棕熊就呈现在眼前。看着心动之物,我好开心呀!

  从此,我四处拜师学艺。直到一位老前辈告诉我:“根雕之所以被称为根艺,其玄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只有善于观察和发现,才能从形里找出它的神韵,找出它的奇、特、怪、妙之处,然后经过雕琢才会成为艺术品。”原来我所喜欢的根雕,从选材、造型、构思、制作,直到命名,这是个细细揣摩斟酌、精雕细琢、全神贯注的创作过程。我恍然大悟。

  一日,邻居刘师傅从山里拍照回来,乐颠颠地前来报喜:“老牛呀,我在泥沟里发现个树根,你快去看看吧!”激动得我起身骑着摩托车出了门。打捞出来一看,是个百年桃根,在修水库时被遗露在大堤边的泥塘里。

  好不容易把这个宝贝弄回家,我清洗一番晾干后,就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创作。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昔日那个烂树根就绽放出“龙凤呈祥”的生命异彩,原来好的作品是这样炼成的。我也终于明白88岁的根雕老前辈,他在给树根注魂的同时,更多的是吸纳了树根传授给他的生活与人生的真谛。

  我渐浙地掌握了“玩”根雕的三个要点:

  一是只有生长环境极端恶劣,经强风吹刮,使其形成了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木质密度高、油性大,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的崖柏,才是根雕的上好材料;

  二是想要创作一件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在观察形态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浸透自己的感情,作品才会充满神韵;

  三是就作品命名而言,可以从古代文学,如唐诗宋词中汲取灵感。比如我创作的《山鹰》,它之所以得到我们厂里的那些老军工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从我的作品里看到自己扎根三线、献身国防,任凭大自然的严酷考验,激发出的精神内涵。这点对于一个根雕创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都市小区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广告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金色池塘
   第A2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水中的“红色精灵”
我恋树根
自由行,翻译机显神通
陪伴
与君子兰共度金色年华
新民晚报乐活年华/金色池塘A22我恋树根 2019-08-03 2 2019年08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