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的排水体系,可有效防范城市内涝积水,保障市民生活品质和出行安全。应勇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一行来到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试验段施工现场,工地上,泥水分离系统中泥浆翻滚、20多米高的大型铣槽机发出阵阵轰鸣。市领导察看中心城区雨水排水规划、听取试验段工程建设情况。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建设排水调蓄管道,苏州河沿岸排水标准可由1年一遇提高至5年一遇,有效防范区域性交通瘫痪,助力苏州河水质提升。应勇十分关心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进展情况,他指出,“苏四期”工程不只是水利工程,也是造福于民的生态工程、城市综合治理工程,今年要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打下扎实基础。
为优化上海主干路网,北翟路、北横通道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北翟路地道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外环线和中环线的东西向干道,并疏解国家会展中心客流交通压力。北横通道天目立交建成后,将实现北横通道与南北高架的全互通,并有效改善天目路立交的通畅度。市领导先后来到两个工地,顶着炎炎烈日,亲切慰问建设者,详细了解施工进展及工程重点难点。负责人介绍说,经过11个夜晚的施工,北横通道工程成功跨越京沪铁路和轨交3、4号线,完成了今年难度最大的节点施工。应勇指出,城市路网关系市民出行和城市运行效率,也关系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能力。既要咬住时间节点,保障项目进度,力争早建成、早见效,又要保证建设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包括卫星厅、捷运、飞行区等子工程,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市领导来到浦东机场,察看沙盘模型,听取建设情况介绍,并沿着旅客登机路径,一路察看自助查验、安检设施,试乘捷运线,来到新建的卫星厅。应勇指出,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机场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在设计建造时长远考虑后期运行和管理,通过优化设计布局,不断提升日常运营管理水平,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轨道交通15号线途经闵行、徐汇、长宁、普陀、宝山五个区,是上海西部又一条南北向的轨交大动脉。市领导来到桂林路站工地,实地察看基坑施工情况,详细了解工程进度。应勇指出,轨道交通是市民最常用的出行方式,要高起点规划建设,打造精品工程。要强化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的影响。
应勇向重大市政工程的建设者们表示慰问,并叮嘱相关工程建设单位,目前正值高温酷暑时节,要时刻关心工人身体健康,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高温季节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