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30分,沪东新村党建广场上陈列出多块展板,描述了一个个“黑车”案例。同步开展执法宣传的区域,有曹杨新村、静安寺、虹桥枢纽等处。活动中,执法人员提供了不少关于打车、修车、学车的“避坑”指南。
1.哪些方法可识别克隆出租车?
■ 看“品牌标识标贴” 克隆车陈旧模糊甚至没贴;正规出租车必贴,且清晰整洁。
■ 看“车架号” 克隆车没有,经常被“高峰车”等标贴挡住;正规车清晰可见。
■ 看“上海市出租车营运证” 克隆车没有;正规车有。
■ 看“各类检验标识” 克隆车贴得随意;正规车贴得整齐。
■ 看前排驾驶座椅背后的“乘客须知” 克隆车不显示车牌号或与实际车牌不符;正规车清晰显示车牌号并与车身一致。
2.质保期内,机动车因同一故障或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车主是否可以要求将车辆送至其他维修厂维修?
可以,且经营者必须联系其他维修经营者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
3.修车会遇到哪些“坑”?
■ 多收费 使用未公布的自定义工时定额收费;
■ 打闷包 结算清单上没有工时费和材料费,只写明其他费用、合计费用;
■ 小病大修 借机抬高报价。
4.报名学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 报名与实际带教的驾校名称需一致,尽量在驾校直属报名点报名,切勿将学费交给其他介绍人。
■ 本市学员勿选择外地驾校报名。
■ 切勿盲目选择低价驾校,此类驾校往往“挂羊头卖狗肉”,只管招生不管培训。
■ 学员在学车前应考察驾校的资质、场地设施等,一定要到驾校训练场实地查看。
■ 在签订学车合同时,一定要了解驾校的学时数量、服务标准和收费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