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觅垃圾的往事
华强
  华强

  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一个多月了,垃圾分类渐渐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变成了实际行动和生活习惯。我想起少年时代寻觅垃圾的趣事,对比今天的垃圾分类,感慨人民生活水平之高,社会变化之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物资生活贫乏,家家户户几乎没有什么垃圾产出。那个年代,垃圾箱是砖头加水泥砌的,一般设在弄堂口,上方有一个口子供倒垃圾,下面有一个门供清扫垃圾。几百户人家共用一个垃圾箱,垃圾箱却总是没有多少垃圾,也没有什么异味。

  为什么垃圾箱没有什么垃圾呢?一是由于那时常有农民挑着担子进城收垃圾做肥料;二来是居民产生的垃圾很少。实事求是地说,后一个原因是主要原因。居民吃西瓜,一般舍不得扔西瓜皮,西瓜皮切成丝,可以凉拌或炒菜。冬瓜烧汤,冬瓜皮加一点辣椒就是一盘菜。桔子吃了,留下桔子皮晒干卖给药店。玉米吃完,有的人家因为保留着灶台,所以将玉米芯晒干供烧火用。如果是核桃壳或者胡桃壳之类,那更舍不得丢,因为这些壳含油,烧火很旺。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用作业本的方法,先用铅笔写,然后用钢笔,最后用毛笔,如此珍惜纸张,所以废纸很少。能吃的都吃了,能用的都用了,家家户户也就没有什么垃圾了。

  那个时候,我负责倒家里的垃圾,垃圾的主要成分是煤炉灰。家家户户烧煤饼炉,每天产出三四个烧过的煤饼,有时加上几片烂菜叶之类,垃圾没有内容。

  中央颁布《农业发展纲要60条》以后,我所在的小学兴起“送肥下乡”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将家里的肥料(垃圾)送到学校,每天每人一篮。学校要求用菜篮子垫上报纸后装垃圾,送一篮垃圾到学校,老师发给一张积肥票,然后在班级里比谁的票子多。

  烦心的是,每天家里产出的垃圾连一篮都装不满,我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也在读小学,也要交肥料,每天要准备三篮垃圾,对我真是压力山大。我每天早中晚跑垃圾箱三趟,却所获总是寥寥无几。我放学后挨家挨户收垃圾,到马路上扫垃圾,却怎么也装不了三篮。

  妈妈知道我为寻觅垃圾不得而烦恼以后,对我说,用砖头铺路的地方,砖头上沾了许多泥,这叫千脚泥,是很好的肥料。于是我领着弟弟和妹妹先将自己家砖头地上的泥铲下,然后到邻居家,到铺砖头地的弄堂铲泥,铲完以后,将地扫得干干净净,邻居看到我们做好事都笑眯眯的。

  我将垃圾送到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千脚泥真的是很好的肥料。那时去上学,除了书包,人手提一只装垃圾的竹篮子,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把垃圾倒在操场上,操场上的垃圾堆有一尺多高,有一个篮球场大小,上面插了许多红旗。星期天,老师找来了许多辆板车、三轮车,还有箩筐,大家装上垃圾,插上红旗,贴上标语,敲锣打鼓将肥料送到乡下去。“送肥下乡”的活动前后开展了一个多月,因为垃圾中的腐败物少,加上是秋季,垃圾虽然堆在操场上,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味。

  进入中学以后,没有再开展过“送肥下乡”的活动。我印象中,学校的几个垃圾箱也总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垃圾。我的一个同学父母双亡,他课后到垃圾箱捡废纸,不但没有人嘲笑他,还常常将搜集的废纸交给他。一斤废纸五分钱,他每天可以卖一两毛钱。卖废纸所得可以解决半个月的生活费。经过我同学的捡拾,学校垃圾箱就只剩下树叶了。

  几十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垃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富裕和繁荣。有人统计,一个三口之家,一年至少产生一吨垃圾。几十年前寻觅垃圾而不可得,今天超量的垃圾已经成为污染环境的包袱和公害。

  今天的垃圾,内容丰富,处理困难。上海市民实行垃圾分类,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垃圾分类,可以化害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9年热线夏令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9年热线夏令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晚年莎士比亚
八八沈公
寻觅垃圾的往事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长安古城(中国画)
六十多年的接力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寻觅垃圾的往事 2019-08-09 2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