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普陀区检察院成立公益诉讼检察官办案组,依法办理了一批公益诉讼案件。涉环境资源领域案件24件、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5件、国有财产领域2件、国有土地领域1件、公共安全等领域3件。制发24件诉前检察建议,均获回复整改,有效保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案例一】
“扫街”初显成效 整治地面下的污染
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以来,“走出去”成为普陀区公益诉讼办案组的检察官的常态。他们一遍又一遍走大街“巡逻”挖掘线索,被检察官们戏称为“扫街”。一次“扫街”过程中,公益诉讼办案组检察官发现,小区里一下大雨井盖就往外冒污水,很可能是“雨污混排”。原来,辖区内两条街道有多家无证洗车摊位,占用道路车辆清洗,滥排污水,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普陀区检察院向相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开展联合执法。经过整改,洗车行业的“雨污混排”现状有明显改善。在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活动中,整改情况获专项督查组肯定。
【案例二】
用好检察建议书 “回头看”城市重现蓝天
2018年8月,普陀区检察院接群众举报,某老宅河道内存大量生活垃圾,异味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经实地调查走访,公益诉讼办案组的检察官发现上述问题属实,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对河道及岸坡进行清理,确保河道环境整洁干净。制定管护工作计划。
普陀区检察院坚持“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理念,聚焦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社会治理、保障民生等各领域。安排专人关注、筛查民生热点及“12345”市民热线线索,一旦发现线索,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核实、取证固证,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予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