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临港通过云上数字建模打造和现实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
临港通过云上数字建模打造和现实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
临港通过云上数字建模打造和现实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
临港通过云上数字建模打造和现实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港通过云上数字建模打造和现实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
AI赋能,从容应对迎新季大客流
郜阳
  上周末的临港特别热闹。2307名上海电机学院2019级本科生成为首批“入驻”临港新片区的新生。面对迎新季带来的大客流,临港却显得从容不迫。“这都有赖于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在24日举行的2019第二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暨第二届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上,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通过对重点区域云上数字建模,打造了一套和现实城市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通过数字模型来进行新生报到的交通引导、车道设置、停车场规划等。”

  临港承载了上海新兴的人工智能产业,还有海昌海洋公园、中国航海博物馆和未来上海天文馆等旅游热门景点;临港大学城有着“两海两电一桥”五所高校的十万余师生,面对区域面积大、管理人员少的现状,临港的选择是:用AI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三指标判断是否智慧

  “原先的城市管理,人是关键——无论是通过12345热线投诉,还是联防、城管队员的巡逻。”陆肖元说,“临港构建了城市感知体系,将方方面面数据打通后,依托机器视觉、语义分析等AI技术,城市运行中心拥有了智能派单的能力。”

  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否足够“聪明”,临港已经摸索出三个指标:主动发现率、智能派单率、闭环率。“通过人工智能的视能和感能,如今诸如工程车乱倒乱弃渣土垃圾、行人翻越护栏等不少事件可以被无人机、摄像头等智能硬件主动发现。”陆肖元表示。

  据介绍,实现智能派单后,不仅派单时间大大缩短,新员工的上岗培训也变得容易了。目前临港智能派单的准确率已超过九成,而所有城市运行事件的闭环率达到100%。“临港某小区有摄像头捕捉到老人独自徘徊,立即主动上报城市运行中心,智能派单系统准确将人脸识别信息给到派出所,很快帮老人找到了家人。”陆肖元举例说。

  AI还能做得更多

  5分钟出勤、日飞行里程到达100公里以上,临港主城区从去年10月起就完成了云调度无人机自动巡查管理城市。一般无人机需要飞手控制,但整个临港核心城区70平方公里分布了7个无人机机库。通过云调度,无需人到现场,就能让无人机前往任意的事发地点做相应的执行任务。

  东海大桥边的南汇新城海滩已成为众多市民打卡的“网红”地。一些游客会发现,有时头顶会出现无人机,播放劝说游客远离海滩的提醒。“无人机会根据每天的潮汐时刻表,沿着海岸线在30米高的半空中巡检飞行,提醒游客不要停留在即将涨潮的海滩上。”陆肖元介绍。再比如,开学季新生报到、节假日游客涌入,都会涉及交通问题。疏导交通可能需要开辟应急停车场。开在哪里、诱导牌如何变更、可变车道怎么设置……一个个问号都会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提前演练。

  展望未来,陆肖元表示将增加摄像头与传感器的密度,将城市感知体系做得更深、更细。“现阶段人工智能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还主要停留在城市管理上,之后我们想往政府运行上发展。”陆肖元表示。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健康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让AI普及,形成开放生态系统
AI赋能,从容应对迎新季大客流
A股将迎系列重磅利好
高空抛物“砸”进民法典事关你我
新民晚报要闻A02AI赋能,从容应对迎新季大客流 2019-08-26 2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