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号线司机:走出驾驶室
曹刚
  在非高峰时段坐10号线,你可能会看到一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在车厢巡视,别惊讶,他其实是这趟列车的司机。

  与其他路线相比,10号线驾驶室内的工作强度减轻了——发车、停站、开关门,都无需司机操控。司机在驾驶室“动眼不动手”,重点监护列车,应对突发状况,工作状态可总结为“无人操作,有人监护”。

  如果一直守在驾驶室里,又不需要手动操作,时间长了容易注意力分散,影响工作效率。从2017年3月起,10号线所有列车在低谷时段以UTO(无人值乘的全自动驾驶)模式运营。

  工作日的11时到15时、20时到运营结束,10号线所有司机都会走出驾驶室,穿梭于各节车厢,检查空调、照明、标贴、扶手等设施设备;及时制止兜售、乞讨、散发黑广告等行为;耐心聆听、解答乘客问询。“10号线呈Y字形,西面有两个终点站,常有乘客坐错,我们可以帮忙指路。”司机黄斌乾说。

  地铁司机的职责,从驾驶室延伸到车厢,从“单纯开车,不接触乘客”转为“监护列车与服务乘客并重”,相应技能要求也更高。除了驾驶技术,他们还需了解设施设备、熟悉服务礼仪。“司机要通过多个模块考核,具备综合业务素质。”

  地铁运行过程中若遇设备故障,需司机手动干预,将驾驶模式从“无人”降级为“有人”。发生概率虽低,但绝不可轻视。“受外界环境影响,有时也会引发故障。”10号线运维管理部副经理陈钧说,例如列车关门时夹到背包、衣服等,会自动打开,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连续开关门3次,系统就可能死机。

  因此,驾驶技术不能有半点生疏。10号线专设了“手动复训师”岗位,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每天随机选择车辆,走进驾驶室后,请司机立刻改为手动驾驶。“每名司机每个月都能被抽查到三四次,大家都非常重视,过关率很高。”

  10号线运维管理部副经理林佳勇介绍,在全自动驾驶线路,不少工作由机器“代劳”,一些岗位内容变化,催生出三类多职能新岗位,分别是列控、站控和巡视。

  多职能(列控)由地铁司机担任,兼顾列车监护、车厢巡查、乘客服务和应急处置。

  多职能(站控)岗位,将行车值班员与客服站务员合二为一,监护车辆运行的同时,兼顾乘客服务和票务处理。10号线沿线已有22个站点的车控室与服务中心合并。

  多功能(巡视)岗位,则将站内维保人员与站务巡视人员合并,既巡查、保养设施设备,也兼顾巡视站台站厅、回答问询、维持秩序等工作。

  林佳勇透露,许多同事通过努力获得各类“多职能队员”的上岗资质。“其他线路每公里需配51-52人,10号线全自动运行5年来,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岗位复合,每公里配员控制在39人。”

  随着全自动驾驶技术日渐成熟,未来部分地铁司机在部分时段也有可能走下列车,兼任站控或巡视的多职能岗位。到那时,三类多职能岗位将进一步融合,司机、站务员、值班员、维保员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成为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人才。

  首席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健康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司机车站等 地铁自己开过来
10号线司机:走出驾驶室
新民晚报要闻A0510号线司机:走出驾驶室 2019-08-26 2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