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人”在理论上是不应该和年轻人抢饭碗的,既然如此,又怎么让“小老人”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多作贡献呢?
这个课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来研究。
据我所知,有些行业、有些工作,比如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咨询接待、统计公关,甚至冷门科技研究等,年轻人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及时切入或者不很感兴趣,而这正是“小老人”们做熟了的并且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领域,可以适当放开。有关部门完全可以进行社会统筹,使得社会有效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举例说,很多出版机构里的校对、审读、策划和把关等项,总体来说,“老的”水平确实要比“小的”更强些。如果有可能,在聘请“小老人”发挥余热的同时,让他们给年轻人做点“传”“帮”“带”的工作,岂不是“双赢”甚至“多赢”吗?我想,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