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有位百岁寿星徐正良先生,他性格平和脾气好,整天乐呵呵的,虽然待在人多事杂的大楼里,但与邻居关系友好,从不与人争执。当年老伴为合用水斗之事,与邻居起了矛盾,他获悉后,主动承担责任,与人和解。他说邻居好,赛金宝,低头不见抬头见,搞得紧张来兮,这日脚哪能过?!说完,老寿星笑了!真可谓“笑口常开,青春常在!”因此他被评为上海市“十佳百岁风采寿星”。
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乐山大佛景区凌云禅院中弥勒佛坐像,两旁赫然挂着一副对联: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人们到此观笑佛,吟名联,常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有关笑能长寿的谚语俗话更多,诸如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 “小聪明人,往往不能快乐;大智慧人,经常笑口常开”,“天天发愁,添病减寿”。有人甚至编成一首《欢笑歌》云:一笑烦恼跑,二笑怨憎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
那么,为什么“笑口常开”能“青春常在”呢?
我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说明精神乐观可使气血通畅,生机旺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证明,笑是源于自身的内源性药物,具有活性特征,至少有三大作用:
笑是保健操。医学家认为,一次微笑会牵动全身17条肌肉,一次捧腹哈哈大笑,其健身作用胜过15分钟的体操。大笑时,气体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向外呼出,将大量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反射性地摄入更多的氧气。笑实际上就是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作适当的协调运动。
笑是催化剂。笑能使人的机体内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从而提高机体的保护功能,减轻疼痛与不适。笑能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强消化器官的活力;每笑一次,就能刺激大脑分泌一种能让人欣快的激素——内啡肽。它能使人心旷神怡,止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40倍,对缓解抑郁症和各种疼痛十分有益。
笑是舒缓术。人在大笑时,下颚处于下移状态。该器官的下移,是人体全身放松的关键。过度紧张有害于人体健康,而放松则意味着全身心调节,平衡阴阳,可有效地缓解来自生活和工作的疲劳与压力。曾是全球最长寿的人、法国的珍卡蒙享年122岁,她说过:笑是她对抗衰老的最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