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AI+医学影像,不仅仅是看片高手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做个CT,到底有没有“被辐射”?面对公众的隐忧,AI很自信。昨天,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在“2019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峰会”上透露。

  在医疗领域,“AI+医学影像”已成为大家最为看好、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领域之一。“目前落地的应用里,大部分在诊断环节,主要集中在肺。”薛敏指出,医疗其实包含很多个环节,诊断只是其中的一步。除了肺部疾病,人类有二三万种疾病都需要解决,尤其像神经、肿瘤这些重大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依靠包括MR、PET-CT等在内的多模态数据。如何让AI更加全面地赋能医学影像呢?薛敏分享了上海联影正在进行的尝试。例如,很多人对CT扫描过程中所产生的辐射心怀恐惧。随着技术的发展,辐射剂量已降低到一个安全范围,但应用AI技术之后,“我们可以把辐射剂量降低高达85%,让患者更加安心。”在图像后处理环节,运用AI的智能渲染技术,还可以精细高清地成像器官影像,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影像诊断和手术计划。

  目前,AI还很少应用到治疗,但这个领域有巨大的需求。众所周知,放疗是肿瘤治疗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在中国从事放疗的物理师尤其是资深物理师严重短缺。AI技术的应用,则有望缓解这一困境。例如在放疗前要勾画需要放疗的器官和靶区。传统医生需要长时间手工勾画,而借助AI,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0.3秒内,结果还更精准。基于高质量的成像结果,AI应用于诊断,尤其在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上,可以更好地辅助医生。例如在磁共振设备上,脑结构智能评估系统可在3秒内,一键自动分割112个大脑子结构,并将数据量化,形成结构化报告。医生借助这些量化的数据,能更为直观地观测到脑部各个结构产生的特殊变化,及早发现病变,从而及早发现老年痴呆、自闭症、帕金森、脑肿瘤等重大疾病。“这无疑对于正在迈入老龄化的中国十分重要。”薛敏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4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5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A17版:新民法谭
   第A18版: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20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选对运动员还要找准赛道
AI+医学影像,不仅仅是看片高手
超越人类?AI只是未来最佳“左脑”
新民晚报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A05AI+医学影像,不仅仅是看片高手 2019-08-31 2 2019年08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