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的演出,挑战的是演员,挑战的是观众,挑战的更是文化广场整支剧场服务团队。
这是第一次,剧场除了奉上戏剧盛宴,还要“招待”近2000人用餐。为让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团队小伙伴踩点沪上多家“俄菜馆”,几番试吃比较最终选定地道又美味的餐点。火腿、色拉、迷你大列巴加上必不可少的格瓦斯,还有点睛之笔的俄罗斯冰糕,在三个休息时间段发放,给观众“续航充电”。
这是第一次,剧场各个部门的人都被紧急调动,参与引导、分餐和服务。原本担任剧目宣传工作的小顾就是其中一员,开演前站在剧场要道指路,幕间休息时“变身”分餐员,一边分餐一边指引观众到规定区域用餐。散场时,她又成了疏散人群的“指挥”,为开私家车的、排队等出租的和自行离场的人群指明方向。
8小时的“顿河”如同一场持久战,考验的是上海服务,也是剧场的精细化管理。诚如凌晨送走最后一个观众后,剧场总经理张洁在朋友圈中欣慰道:“剧目交给观众、评论尽由专家,至于我们,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磅戏剧的到来,每家剧院都会面临这样的极限挑战,而每突破一次“前所未有”都意味着上海的剧场服务向前迈进一步,而在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中心的道路上,正是有这一步又一步的突破,才能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