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练格斗?格斗的意义是什么?这条路有多艰难?赛前,听张伟丽娓娓道来。
创造历史
UFC的中文意思是终极格斗冠军赛,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规模最庞大的职业MMA(综合格斗)赛事。比赛擂台为标志性的八角笼,在开放式规则下为不同武术流派的格斗家提供统一的竞技平台,从而产生终极冠军。
张伟丽在UFC只打了三场比赛,便取得三连胜,一举进入UFC世界前十名,也是亚洲第一女选手,并获得了深圳格斗职业的头条主赛资格,有了争夺金腰带的机会。
还记得那天接到来自UFC的电话,安排她去挑战现任女子草量级冠军杰西卡·安德拉德时,感到惊讶的不只是整个业界,也包括张伟丽自己。仅仅打了三场比赛的她,名字在观众中还鲜为人知,却因为骄人的战绩赢得了UFC的关注。“能打UFC的头衔,不是我们去谈的,而是伟丽在拳台上通过成绩争取到的。”她的团队告诉记者。
巾帼英雄
6岁起,张伟丽学习传统武术,小学毕业后学习散打,大学里读的也是体育专业。然而,因为受伤,她没能走上专业武术运动员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张伟丽在健身房做销售工作,对于未来的发展,她一度很迷茫。想继续练武术,却又不知道路在何方。因为工作的关系,她结识了一批MMA中国选手,成了他们的忠实粉丝,看训练、看比赛,次次捧场。“每当看到他们站在八角笼里比赛,我就特别羡慕他们,感觉自己也热血沸腾起来。”
张伟丽从小喜欢花木兰的故事,在她看来,女生也应该像男生那样勇于挑战自己。于是,2012年起,她决定投入MMA训练。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她开始参加业余训练,并学习巴西柔术。“最开始的训练条件很艰苦,早上6点起床,吃完饭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去训练,然后再去健身房上班,晚上十点才下班。我的业余时间全部都献给了MMA。”训练了一阵子,她小试牛刀,参加了一场格斗赛,作为比赛中唯一一名业余选手,她竟然成了中国赛区总冠军。
“我猛然发现,原来我一直深爱格斗赛场,我应该留在那里。”于是,张伟丽索性辞掉了工作,成立了团队,准备向一名职业选手进发。
通往成功的路上,必定有意料不到的艰难险阻。仅仅练了一周,因为腰部受伤,她整整九个月不能训练和比赛。原本跃跃欲试的她,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老天为什么不眷顾我?”为了维持生计,她无奈只能重返拳馆做兼职。
追求梦想
然而,张伟丽并没有在困难中沉沦。生性坚毅的她,并未选择放弃。告别赛场的日子里,她继续保持着看比赛、研究战术的学习习惯,期待有一天能“满血归来”。
2015年6月,在北京顺义区的黑虎拳馆,张伟丽对教练说:“我想打比赛。”重新成立团队,重新开启训练,早晨6点半起来跑步,回拳馆练站立,然后拉伸,下午3点继续练体能或者柔术,晚上再加一堂中国式摔跤……张伟丽再次投入到无休止的艰苦训练中去,再次回到了没有个人业余时间的生活中去。
称重前为了减重,张伟丽每个回合训练间歇停下来,都会拿着一个装有4升水的大号水杯喝个不停,让自己的体液排泄通畅。同时,赛季期的饮食,油盐统统被拒绝,连碳水化合物也吃得很少。这种令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在张伟丽看来,没有什么比训练更快乐的事情了。
“很多人对格斗比赛有偏见。一说起格斗,就将它与血腥、残酷联系起来。”张伟丽说,“其实你真正练了,会发现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运动。动静结合,锻炼人的胆量、克服心理障碍,还能提升自己的体能,塑造身体协调性。”
其实,无论你练哪一场项目,第一条守则是,先学礼仪,先尊重对手。张伟丽从来没有在赛场以外打过架,她说:“现实生活中,我不是个暴力女孩。也许我的长相不算淑女,但我在生活中的为人很淑女。”
张伟丽说,还记得最初投入MMA,国内女选手屈指可数。如今,她在赛场上结识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女同伴。除了拿到金腰带,张伟丽还有一个心愿,通过展示自己,带动并发展MMA,她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也能参与到格斗项目中来。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