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枫叶国际学校九(4)班
读书时,在晚霞落日,凉风裹挟着咸湿晕开天边热烈的彩霞,带来花朵蓊郁芳馥的气息,感受着专属于傍晚的微凉,看着跟随进港的船只一同靠岸。远处有几只飞鸟停在码头的石墩,驻足片刻之后又抖楞翅膀伴着它们悠长的鸣叫消失在远方橙红的天际边。这时呷口散发清香的茶,翻阅那书写历史的书页,对我而言,便是最为惬意的享受。
何为书香?书香是代领着我遨游于知识文化层面的指南针,用道理指引我穿过人生迷茫生活失意时的指明灯。它在我的眼里,是生命之外的生命。无论是出于兴趣还是任何的其他目的,诗歌词赋,历史文献,唐诗宋词,散文诗歌等皆是可读可赏的。它们可以是一个个体,蕴含着自己梦寐以求的传奇故事,诉说作者的人生苦短,对未来世界期望或是架空世界的幻想。它们又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就如同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故事总是会有一波三折。
十六个春秋我与书香泅眠于旅途,随性提墨香为行囊。我自幼时就开始读书,父亲的文化功底和所从工作使他比其他人要高出很多,母亲又是历史老师,以至于我对书本投缘,也使阅读与我结成挚友,伴我成长随我一路前行,曾在那尚且稚嫩的年龄段中,童话故事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和纳尼亚传奇是我的童年回忆,西幻小说就如虔诚的圣徒,使我在不知不觉中沉浸于此。
我曾经在父亲的书橱上发现很多名著书籍。在某一天入睡前,我发现了一本名叫《简爱》的书籍,因为被标题与书籍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我便央求着父亲给我当做睡前故事朗读。虽然小时候不是很理解,但是这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父亲用他那语调为我讲述简爱站在废墟里,房子被烧毁的那个画面。她就像是在荒野上不断挣扎绽放,带着炽热、坚强,维护独立人格,的灵魂,最后怒放的野玫瑰。她的形象与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她以爱与尊严成为了是一代代女性中的偶像支柱。尤其是这么一句话打动了我:“你以为我穷、不美,我就低你一等?你错了,我们是平等的。就像我们同样穿行过坟墓,同样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我们是平等的,因为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那是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每个人不同的年龄段总是能从相同的事物中领悟不同的道理,于是在我如今又一次的回顾后,从这段文字里深深地领悟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我们不能光凭借外表、外在来评价判定任何一个人与其的任何权利。
在逐渐变得成熟的旅途中,唐诗宋词元曲深深触动着我的心弦,我沉迷于金庸古龙笔下那刀光剑影的古代侠客,又被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所折服。古人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它们是远古洪荒中历史的沉淀,是静千年间伟人的所悟所感。于是我感叹赞扬,欣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骨气却又为他的经历惋惜;我会在陷入伤心失意的阶段时,幻想着自己如同李白一样挥舞着双袖登上高楼远眺远方,大声地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昂天长啸,壮怀激烈。”如此感情激荡,且气势磅礴又不失豪放的诗词,让我热血沸腾,仿佛在与岳飞一同保卫疆土。
随后到了现在,我曾经读过漂泊浪客为主角而写作的小说,他远走他乡,荣归故里,前者带来的是字行间透露的苦涩,而后者带来的则是无尽的嘉奖荣耀。
诗歌散文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泰戈尔全集与让我沉醉。高尔基曾在《论青年》中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于我来说,书本充实了我的生活,开阔了我的眼界。每当读书时,感觉梦回古代似与挚友谈笑风生,把酒临风,无所不谈。不需要与生人或长辈相处时的顾忌尴尬与谨慎搭话,仿佛一切都是那么坦然简单,是那么的朴实,也可以是那么的清雅。
那一页页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白纸黑字给予我的教诲实在是让我感慨万千。我对世界更深层次的与认知思考源自于它,分辨人生善恶是非、看清世事美与丑的能力源自于它,在面对人生低落波涛汹涌的骇浪时,能够用坚强无畏的意志与处之怡然的勇气,支撑起浩瀚星辰也源自它。书香,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与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而待书读完后,便是满阳西沉之后那静谧的夜,远处仿佛依稀可以听到海口外暗礁上浮标的响声,还有遥远海滩上依稀的人声。远舍里的一两点灯火,除此,似乎已身处无人的旷野洪荒,只有群星,看那苍穹如墨,星群璀璨。我与书本墨香为伴,我们可观那日转星移,四季轮回,世事变迁,唯剩下的,就是墨香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