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输球,各种责难铺天盖地,但有几点针对中国男篮和姚明的质疑,我并不认同。
质疑一:姚明坐在替补席后面是越权指挥。
记者观点:姚明并未干涉主教练,他只是鼓励球员、叮嘱球员,递水送毛巾。我看了半天,只看到姚明在鼓舞士气,并没参与指挥,表现出团队精神,在关键时刻,他选择与球队同命运共呼吸。放眼中外体育圈,刘国梁如此,乔丹也曾如此。难道姚明真的只能高高在上,连自己的经验同技术都不能和球员分享?
质疑二:男篮商业活动多、在飞机上看综艺节目,从而影响状态。
记者观点:男篮商业活动的节目是事先录制好的,集训期间全队闭关备战谈何影响状态?再说,当今体育市场大发展,商业赞助多、互动交流多,这都代表篮球市场化进步,连诸如乒乓、游泳等项目都在纷纷效仿,刘国梁还说,要第三次创业呢。
质疑三:男篮输球,姚明这个篮协主席合格吗?
记者观点:姚明很有担当。试问中国有多少协会掌门人敢于如此勇敢地直面问责,扛起责任?体育圈有话:教练是球队第一责任人。哪怕在NBA,球队引援失败也罢、比赛失利也好,俱乐部都会拿主教练问责,至少我从未听说过哪一位俱乐部主席会站出来说:“我承担所有责任!”
姚明低调做个商人、职业经理人不挺好?干嘛要接篮协主席这只烫手山芋?他当然知道,自己退役后,短期内中国男篮难再出下一个姚明下一个阿联,但他还是站出来接手了。
“中国篮球未来的发展可能会伴有错误,但不论这个错误发生在哪儿,责任都必须由我来承担。”这是姚明去年在雅加达亚运会后说的话。这一次,他依然坚定不移:篮球改革的路,要继续走,责任,我来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