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记东方体育中心站工作人员
~~~——记东方体育中心站工作人员
~~~——记东方体育中心站工作人员
~~~——记东方体育中心站工作人员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一班地铁
——记东方体育中心站工作人员
厉苒苒
■东方体育中心站站长梁永能(左)为球迷提供帮助 本版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深夜最后一班地铁开走了,站台上,却依然站立着身着制服的地铁工作人员。目送末班车远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要花费上比以往更多的时间,才能在次日凌晨回到家中。

  他们是地铁东方体育中心站的工作人员,梁永能是其中一人,他是东方体育中心站的站长。篮球世界杯开赛以来,他已经度过了数个与比赛时间赛跑的夜晚。

  由于比赛开赛时间较晚,篮球世界杯上海赛区的观众退场成为一大难题——几乎每场比赛都卡着地铁末班车时间结束,地铁是观众主要的离开方式,短时间内疏散观众,也给地铁站带来考验。

  比赛给地铁站带来的影响有多大?简单的数字对比就能知道:以往东方体育站几条线的末班车乘车人数,基本都是60多人,而在前几个比赛日,末班车的客流达到1600人——翻了数十倍的客流让车站承受不小压力。“相比以往世游赛、花滑世锦赛等国际大赛,这次篮球世界杯的退场压力是最大的。”

  反复讨论,模拟预案,在经过4次修改方案之后,东方体育中心站最终针对世界杯散场客流,采用分阶动态限流措施:在进站广场以及下沉式广场设置两段蛇形排队进站口,梁永能和6号线管理部副经理施岩峰一人把守一处,犹如水闸放水一般,控制客流进站速度。

  为了更好掌握客流动向,梁永能还派了一名同事前去场馆当前哨:第三节结束、第四节倒数5分钟、3分钟、2分钟以及散场,都要电话联络。根据比赛进度,站里各个位置进行动态调整:第三节比赛结束,人员全部到岗;而在比赛还剩两分钟时,车站出入口的广播开始循环播放乘客指引提示。

  27分钟,是美国与土耳其比赛那天,给地铁站工作人员的“考试时间”。

  22时51分,比赛结束;23时18分,是加开列车发车的时间。27分钟里,必须做到站台无滞留,乘客全上车。比赛结束后,整个车站犹如一座机器,快速运转起来,每位工作人员都全力投入。当看着地铁末班车最终顺利关上车门,包括梁永能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本报记者 厉苒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
   第A10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
   第A11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
   第A12版:科创上海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12-13
对中国男篮的质疑之我见
最后一班地铁
老兵不倒
收视指南
新民晚报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A18最后一班地铁 2019-09-09 2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