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希望之家”明星伤友风采录
~~~“希望之家”明星伤友风采录
~~~“希望之家”明星伤友风采录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拾自信人生之旅再出发
“希望之家”明星伤友风采录
孙云
■ 十佳明星伤友王新宇家庭 孙中钦 摄
  “追梦之星”王新宇

  2013年,律师王新宇意外坠楼截瘫,“希望之家”是她受伤后命运的转折点。在这里,她学会了生活自理,也变得乐观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还让她拾起了法律工作。那时,在阳光康复中心一楼住院的一位伤友家属找她来咨询工伤问题。她之前没有接触过,但因为同病相怜吧,王新宇还是想尽力帮助,就找来书学习,还上网查资料,帮助对方维护权益。帮助别人让王新宇重新找回了做律师时的自信。之后,她就开始尝试突破自己。

  她参加了“希望之家”艺术团,又学会了打乒乓,和伤友一起参加公益演出,还在沪甬两地伤友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女子组第二名。

  2015年起,王新宇成为阳光康复中心的康复指导员。她发现,伤友出行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她和同事后来建起了上海阳光“希望之家”微信群,起草“畅行无忧”计划倡议书,号召伤友把出行时遇到的无障碍设施拍照发布,整理成文档后,发布“畅行无忧”无障碍信息。现在,他们正在制作“畅行无忧”网页,方便大家随时上传和搜索无障碍设施情况。

  “创业之星”柯水昌

  2019年5月16日,获评“全国自强模范”的柯水昌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曾经遭遇人生最低谷的他,做梦都没想到过会有这样一个幸福的瞬间来临。

  2003年底,柯水昌只身来到上海,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逐渐成为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2011年,柯水昌因车祸高位截瘫,脖子以下部分都没了知觉。在妻子李静的帮助下,柯水昌振作起来,来到阳光康复中心“希望之家”。

  在解海霞老师专业团队的教导下,他首先从心理上康复了。之后,和伤友交流取经,学会生活自理,尝试职业回归。拿不动笔记本电脑了,就改修智能手机,分析研究手机电路知识,并且取得苹果工程师的全球认证证书。随着一台台因疑难杂症被判不治的手机被他修好,柯水昌的自信又回来了。

  他看到众多残疾人难以找到合适工作,2013年与妻子创办“锦昌公益”,培训残障朋友维修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近年来,“锦昌公益”先后成立了笔记本电脑、手机维修培训中心、电子产品维修实习基地、专营店客服接待技能培训中心等专门业务职能部门,与上海市相关部门和街道合作,为老年人举办现代生活智能应用培训班。

  “公益之星”沈蔚青

  51岁的沈蔚青因为40年前擦窗户跌落成为截瘫患者。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大多出行不便,沈蔚青在1994年开办了蔚青截瘫互助热线,热情耐心地为伤友进行心理疏导,普及脊髓损伤的医疗知识。有时在电话里说不清楚,为了教一个从轮椅转移到床上的技术动作,她会开着残疾车跑20余公里,上门现场指导。

  沈蔚青参加阳光康复中心“希望之家”第一期培训后很有收获。2011年徐汇区成立“希望之家”时,全区只有7位伤友来参加活动,沈蔚青很着急,想方设法要把困在家中的伤友“挖出来”,终于说服了许多伤友来参加活动,让他们经历了受伤之后许多的“第一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都市小区
   第A09版:郊野大地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希望之家”十年“育苗”长成树
重拾自信人生之旅再出发
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11重拾自信人生之旅再出发 2019-09-13 2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