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大米 稻谷全程不落地
9月12日,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国庆新大米”田间宣传日松江行活动,市民走进位于黄浦江上游的松江泖港镇黄桥村水稻种植基地,来到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体验观摩地产大米绿色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包装,体味丰收之景,品评新鲜大米。
上海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盛产优质稻米,2015年,松江大米荣获了沪上唯一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松江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陆铭昌介绍,早熟优质品种“松早香1号”是上海“国庆稻”当家品种,填补了国庆新米市场的空白,2012年试种55亩后深受市民喜爱,今年在松江已扩种至1.33万亩。“今年最新鲜的‘松江大米’将于9月15日集中进入市场。”
近年,松江加强“松江大米”公共区域品牌建设,形成了稻米产业化体系,种子繁育、收割烘干、加工销售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采取多项生态措施,形成了“松江大米”特色耕作方式。其中,机械化作业,保证了“稻谷全程不落地”,“不再像过去人工晒谷,带来干燥不均匀、容易混入杂质等问题,新大米上市时间大幅缩短,充分保障了大米新鲜和美味。”
东滩大米 绿色有机更健康
在位于世界级生态岛崇明的“东滩大米”原粮生产基地,万亩粮田梯次成熟。9月11日,1000余亩国庆稻开镰收割。
基地研发中心负责人曹伟召介绍,东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岛上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水、空气、土壤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具备优质水稻的最佳生态环境。“园区挑选最优质的生态无污染土地种植,采用优质水稻品种、按照绿色标准种植,采取先进加工工艺,收获更绿色、健康、营养的优质东滩大米。”
“随着消费升级,市民对大米安全、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上实东滩提升稻米品质,近年调整种植结构,选种绿色、有机的稻米。”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李斌介绍,“东滩大米”一直受到上海市民喜爱,米粒具有淡淡清香,口感软糯滑爽有嚼劲,煮粥黏稠中则带有一股香甜,这批稻谷经烘晒、加工后,将尽快进入市场流通渠道,市民可在第一时间尝鲜。
为满足市民中秋、国庆期间对新米的需求,上实东滩早收获、早上市,为市民提供“早、优、鲜”的国庆米。今年,园区共有近5万亩稻田,除了尝鲜的“国庆稻”,更多优质品种也陆续进入收割期。 首席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