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明星学校二(1)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诗人陆游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一个重要道理:就是我们要理解知识的真谛,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要亲自体验,亲身实践。于是,我报名参加了“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组织的研学活动,去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中华印刷博物馆”考察学习。
一大早,我就匆匆赶到大巴车停靠点,老师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这些小学员了。我立马跳上车,迅速选个位子坐下来,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车子前往中华印刷博物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都是我国的四大发明,我终于能来这里一探究竟了!来到博物馆,林伟成馆长亲自接待了我们。首先,他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书籍的课。他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文字的形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的纸前时代;纸张开本的规定方式以及书籍装订方式,如线装、骑马钉、胶装等。原来我们国家的文字和书籍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呢。上好课,我们开始参观博物馆,讲解员阿姨带领我们参观展厅,一个个历史文物使我大开眼界。不仅如此,我们每个学员都有机会亲手操作一台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拓印机器。拓印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从前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承载了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功能。以前我只是看到博物馆里展示的拓片,觉得陌生又遥远。这次我有机会亲身体验,才知道原来拓印这么有趣。我小心翼翼地扳动手柄,力道要控制得刚刚好,既不可太轻,也不能太重,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得好又有很多门道。接下来我们还体验了雕版印刷,通过刷、贴、熨,几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大大的“福”字就呈现在我眼前了。
要说本次研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馆长带领我们参观1:1还原的新疆龟兹石窟。一进到石窟里面,身临其境地感觉到一股既神秘又独特的气氛。当馆长手电筒打开的瞬间,我完全被这精彩绝伦的一幕震撼到了。这里的佛祖涅槃的卧像栩栩如生,这里的壁画风格艳丽,这里一切都令人浮想联翩。我不由得感叹3D技术的伟大,能如此真实地还原一个人类艺术的瑰宝。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飞速进步,很多传统技艺已经慢慢离开了我们的视野,这次研学活动正是让我们这些小学生重拾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认知,让我们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喜欢书本,热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