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音乐会,以交响合唱《盘古》开篇,大气磅礴的音乐语言表现盘古的创世壮举;笛箫与民族管弦乐音画《伶伦》描绘中国音乐始祖伶伦闻凤鸣而制律吕的美好景象;中阮与民族管弦乐音诗《仓颉》以中阮纯厚柔美的音色表达对仓颉作书造字、开创民族文明之基的赞美;唢呐、吹管乐团与打击乐团作品《大禹》通过独特的中国民族吹打乐编制,生动展现大禹英勇无畏的治水精神;板胡、弓弦乐团与打击乐团作品《后羿》将板胡幻化为后羿手中的弓与箭,藉由弓弦乐团与打击乐团烘衬,展现后羿造福苍生的英雄气魄。
在致敬当代英雄的最后篇章——交响合唱作品《英雄》中,伴随着音乐,在舞台的大屏幕中,一位位上古英雄呈现出了当代的新面貌,他们是当代神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代嫦娥——女航天员刘洋,当代后羿——排雷英雄杜富国……他们的声音和形象伴随着他们的故事,带领观众重温感人至深的英雄精神。
随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位位身边的“平凡”英雄。他们有人民警察、援藏医生、地铁司机、城市环卫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也有常年资助贫困学子的教授、在医院做义工的退休老人、慈善志愿者等社会爱心人士。《英雄》的音乐与“英雄”的画面交相融合,营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很多观众在最后乐章中激动得热泪盈眶。英雄精神在音乐中被激发,爱国情怀在音乐中更升华。
昨晚,刘哲昕教授代表八位“身边的英雄”发言。他说:“为什么有人会自讨苦吃呢?因为,我们和你们一样,早已把这个伟大的祖国装到自己心里去了。”音乐会尾声,台上嘉宾与全场观众挥舞着国旗,共同高唱《我爱你,中国》,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真挚的祝福。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只要你在自己的岗位坚守、付出,在生活中发光发热,你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英雄!我们民乐人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创造让民族音乐呈现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气质和风采!”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