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服务“接地气”
如何做到亦“公”亦“私”?金海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占地2500平方米的生活驿站前身,是社区绿化市容所、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政府集中办公点。根据调研发现,这里,既是金水苑、金水新苑、金水佳苑、金水丽苑四个小区的中心,也是建设生活驿站的最佳建设点。“在建设生活驿站之初,我们将不具有窗口服务功能的机构撤出,让空间于民,这样一来,既能保留‘原有服务’,又能增设‘个性服务’,居民可以就近就便办187项业务,享20项服务。”用心建设,让驿站形成了一楼政务服务、二楼综合服务、三楼党建服务的格局,一经开业,便受到不少居民点赞。
在综合服务设置上,生活驿站可以用“很洋气”来形容,甚至有一些服务,居民们闻所未闻。“你可别瞎讲,水里哪能画画?”在生活驿站的“创客坊”里,金水苑居民杜志燕一边跟着工作人员学画浮水画,一边嘀咕这事“不靠谱”。但随着水面上蓝红黄交替显出的花纹状,63岁的杜志燕感叹,“这也太神奇了吧!”在“烹饪空间”,75岁的居民屠火龙就被一“机器”吸引,“这个健康餐放进去,百分之百加热,但是又不会流失营养和水分,真是稀奇。”对于年轻妈妈们来讲,一边“亲子天地”可以将她们从“带娃模式”中解放出来,另一边“书香金海”“茶花雅苑”“沙龙空间”“瑜伽健身”还能让她们阅读、塑形、品茶、喝咖啡,放松身心。在“听见金海”,只要事先预约,任何居民都可以走进录音棚,为自己录制一张demo。58岁的杜水莲由衷感慨,“这里真是太好了。”
特色项目“有人气”
除了“让人很享受”,生活驿站还致力于“让人有收获”。金海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社区层面招募了一批有特长的社区达人,并鼓励他们走上“创客坊”的舞台,志愿为有需要的居民传授黏土、皮革,木艺技艺。七岁的黄依然是黏土课的首批学生之一,她说:“很喜欢,想每天都来玩。”对于想要寻求帮助的居民而言,三楼的党建服务空间,定期会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在这里“开门会诊”,让居民时刻都找到人。“真的蛮好的,感觉可以在这里呆上一整天。”有居民说。
未来,金海社区还将推出预约制、体验式、定向式等服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动生活驿站真正成为群众品质生活的最佳载体。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通讯员 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