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天安门前,这些中国新锐兵器 赢世人喝彩
     
2019年10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祖国安全的力量 支撑
天安门前,这些中国新锐兵器 赢世人喝彩
石宏 赵斌 陈炅玮
■ 国产15式轻型坦克造型新颖
■ 国产155毫米车载加榴炮让炮兵实现“打了就跑”
■ 箱式火箭炮具有较强的精确打击能力
■ 箱式火箭炮体现我国陆军压制兵器设计新思路
■ 战士着新式迷彩服,佩带新式突击步枪 人民画报 万全 摄
新式突击步枪特写 人民画报 万全 摄
■ 受阅将士挎上新式冲锋枪 人民画报 万全 摄
超音速无人侦察机
■ 三种新式无人机“同框”
■ 东风-17常规导弹的威力不可低估
■ 直-20直升机编队 人民画报 万全 摄
■ 东风-41发射车采用八轴全驱动方式
  石宏 赵斌 文 陈炅玮 摄

  金秋十月,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举世瞩目的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大批新式武器装备公开亮相,令国人大饱眼福,呈现解放军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的成果。

  轻型坦克

  跋山涉水 如履平地

  陆上打击模块中,首次亮相的15式轻型坦克(简称“轻坦”)赚足了眼球。它的问世,顺应了我国国防需求,因为高原山地、水网稻田等特殊地形不大适合重型主战坦克实施快速部署和机动作战,因此轻坦比传统主战坦克少了几十吨,并采用大功率柴油机、先进液气悬挂系统等,越野机动性能出色,而且能用运-20运输机进行战略部署。

  别看个头和体重都比主战坦克小一号,但轻坦的本事可不小。其焊接炮塔上都加装模块化装甲,能抵御120或125毫米炮射来的第一、二代穿甲弹,这对轻坦来说已很了不起了。同时,轻坦所装的105毫米炮在发射新型穿甲弹时,却能击穿第三代早期型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足以应对周边威胁。更关键的是,轻坦信息化水平达到新的境界,不仅有类似主战坦克的“猎-歼”式火控系统,还装备综合周视摄像机,让坦克乘员在车里面全景感知周围态势,而车际信息系统能进行坦克间以及坦克与其他作战平台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155毫米车载炮

  打了就跑 势如霹雳

  我军现役的05式155毫米履带式自行加榴炮性能一流,但毕竟战斗重量较大,适合伴随重装合成旅行动,而此次阅兵推出的155毫米车载炮则能够伴随中轻型合成旅行动,战略机动性更好,适合快速部署。

  车载炮的特色在于将轮式卡车底盘同155毫米牵引炮有机结合,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该炮越野能力强,行军与战斗转换时间是用秒来计算,如果敌情威胁不大,轻装甲的车载炮完全能做到“打了就跑”,靠机动换取生存力。射程方面,车载炮采用与05式相似的155毫米长身管炮,从常规高爆弹到新概念巡飞弹都能打,几十公里内的固定或移动目标都是它的“猎物”。从长远看,155毫米车载炮的出现,将意味着服役近半个世纪的我军152毫米66式牵引加榴炮可以“功成身退”了。

  箱式火箭炮

  “点穴打击”新能手

  与车载炮相伴受阅的箱式火箭炮(简称“箱火”)形状特殊,硕大的四轴轮式底盘上装配两副模块化发射箱,各有四根大口径火箭发射定向管。据介绍,正因为发射箱采用标准尺寸,箱火可以兼容不同口径、不同数量的火箭弹,如果作战需要,干脆同时混装不同火箭弹,行话叫“多弹共架”,好处是火力灵活性非常高。每次射击时,当两组发射箱打完后,战士们只需操作吊臂,卸下空箱,换上新发射箱即可恢复射击,火力间隔时间极短。

  箱火的指挥舱里装有信息化系统,地形定位、轨迹定位、发射仰角确认都是自动完成,全车只需三人就可作战。值得一提的是,箱火能发射制导火箭弹,一改火箭炮只能进行面积覆盖的作战方式,具有“点穴打击”能力。早在2018年中国航展上,相关单位展示了用于外贸的火龙-280大口径制导火箭弹,射程达到280公里,命中精度达10米级。可想而知,我军自用型号一定射程更远,精度更高,也意味着中国陆军远程火力支援和精确打击能力有了飞跃,让掌握地地导弹的火箭军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的压力减轻。

  两款新枪

  低调现身的“网红”

  夹杂在受阅的重武器中,由乘车官兵手持的两款新枪并没有被观众们忽略,一下子成了“网红”。其中,新式突击步枪不再是著名的95式步枪的无托布局,而是采用有托结构,上机匣有长长的战术导轨,方便加装光学瞄具、全息瞄具等。拉机柄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设在左侧或者右侧,扳机上方设有弹匣解脱按钮,扳机护圈前方则设有空仓挂机释放杆。新步枪采用模块化设计,如需使用不同口径弹药,可迅速更换枪管等组件,适应性很好。

  与新步枪联袂登场的新冲锋枪也不简单,它和2018年中国航展上发布的9毫米口径CS/LS-7冲锋枪很像,明显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身上也有多副战术导轨,可加装很多战术附件。枪托为兼具折叠、长度变化能力的直形枪托,满足各种身材的战士操握。该枪有弯弯的长弹匣,装弹量可想而知,具有较好的火力持续性。

  无人装备

  代表“新质战斗力”

  无人作战模块是国庆阅兵新出现的装备编组,充分体现了我军发展“新质战斗力”的决心和力度之大。

  该模块里的无人机都运用雷达隐形设计,像超音速无人侦察机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大面积海上或地面目标实施侦察,效能达到战略级别;隐形无人攻击机采用奇特的飞翼布局,因为取消垂尾和平尾,机体结构重量和雷达波反射面大大降低,该机具备全球通信及昼夜间监视目标的能力,一旦发现敌情,可迅速穿透打击。

  和翱翔蓝天的无人机一样,新型水下无人航行器也是超出外界预期的受阅装备。正因为它太意外了,以至于外界都不知道能执行哪些任务,只能从目前外军同类装备进行水下侦察监视、反潜、特种作战等活动中展开推测,认为我军无人潜航器也可能遂行此类任务。

  东风-17常规导弹

  可靠的“撒手锏”

  以火箭军为主的战略打击模块里,用五轴轮式发射车搭载的东风-17导弹值得大书特书。别看解说词将其简单描述为“常规导弹”,但东风-17的特殊造型及其暗示的威力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与多数导弹采用简单的锥形弹头不同,东风-17的头部却采用犹如三角回旋镖的弹头,这可能是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其奥妙在于它被导弹释放后,下面的飞行轨迹就不会是一条简单的抛物线,而是在大气层边缘进行高速滑翔飞行,路径十分怪异,尤其这个滑翔飞行器要是自带动力,能长时间维持高超音速飞行,行踪越发莫测。

  外国现有反导系统,理论上只能拦截速度在4马赫以下的气动目标(即飞机)或固定抛物线弹道的导弹,对HGV无可奈何,因为它们在设计时根本没考虑到会有这种东西存在。军事专家认为,如果确认东风-17携带的正是HGV,那意味着我军遂行中近程常规打击作战时有了可靠的“撒手锏”,对各种高价值目标的威慑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直-20直升机

  “中国黑鹰”填补空白

  放眼受阅空中梯队,由陆军航空兵驾驶的直-20直升机被网友赞叹为“中国黑鹰”。在诸多低空飞行的直升机中,直-20的声音似乎是最小的,这也难怪,它采用五叶主旋翼,具有更大的升力和更小的噪声。它的机身与尾梁之间的过渡比较明显,有利于增加机内空间。据分析,该机驾驶舱的航电系统、机载雷达、涡轴发动机、主减速器等等全都是中国自主研制。

  直-20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解放军长期缺乏中型通用直升机平台的问题。对陆军来说,直-20可运载10名以上步兵,并能吊挂车辆和轻型火炮,显著增强陆军的空中机动、空中突击能力;对海军来说,可以发展出比较理想的舰载型,用于执行反潜、海上搜救、补给等任务,尤其是对于反潜作战能力的提升十分巨大;对空军来说,能够提高空降兵的机降突击能力,提高空军的搜救能力;对陆海空军的特种作战来说,直-20能够搭载特战队员执行敌后渗透、破袭等特种作战任务。此外,直-20还能发展出警用、消防、观光等型号。

  东风-41洲际导弹

  新底牌 新王牌

  东风-41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新型陆基机动发射固体洲际导弹,乍一看与之前公开的东风-31AG相似,两款导弹都采用八轴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TEL),但仔细一看,却会发现东风-41的弹体直径明显大了一圈,而且导弹头部和尾部均伸出车体,表明东风-41的“块头”实在不可小觑。

  从外观分析,东风-41显然具备野外无依托发射能力,即发射阵地不需要预先准备,机动过程中可随时停车发射,生存力十分出色。

  由于尺寸增加,东风-41自然在射程、战斗载荷等方面占据优势,借助复合制导方式,命中精度达到了世界同类导弹的顶尖水平。可以预期,如果未来东风-41也携带HGV,那么突防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第A05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第A06版:文体新闻
   第A07版:文体新闻
   第A08版:夜上海
   第A09版:夜光杯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军界瞭望
   第A12版:军界瞭望
   第A13版:军界瞭望
   第A14版:康健园
   第A15版:金色池塘
   第A16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祖国安全的力量 支撑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12祖国安全的力量 支撑 2019-10-07 2 2019年10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