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田坛
纪录破不少 冠军有新人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多哈,给世锦赛选手带来了一些困难。女子马拉松在午夜开赛,有30名选手中途退赛;男子马拉松也有18人未能完赛,且没有一人跑进2小时10分。但在用500台空调降温的哈里发体育场,田坛高手却纷纷拿出赛季最佳表现。
美国选手达利拉·穆罕默德以52秒16打破女子400米栏世界纪录,疯狂的是,这是她两个月内第二次改写世界纪录。荷兰长跑名将哈桑不仅在女子万米决赛跑出当今世界最好成绩,还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破了沉睡近40年的欧洲纪录。在哈桑的带动下,女子万米有6名选手均创造个人历史最佳成绩。
多名选手在多哈的爆发证明,世界纪录也许很快会成为他们的垫脚石。女子400米冠军、巴林选手纳赛尔跑出35年来的世界最好成绩,巴哈马名将加德纳在男子400米决赛创造国家新纪录,委内瑞拉罗哈斯的夺冠成绩15.37米非常接近女子三级跳世界纪录15.50米,而一个月前她曾跳出15.41米。男子铅球决赛,来自美国的冠军科瓦奇投出22.92米,他与亚军科鲁瑟、季军沃尔什之间各只差了0.01米,而有这三名顶尖运动员激烈竞争,保持29年之久的世界纪录,也许很快就会作古。
新人抢班夺权也成为多哈世锦赛的亮点。22岁的美国选手莱尔斯夺得男子200米金牌,成为世锦赛历史上该项目最年轻的冠军;莱尔斯的好友、与他同岁的布雷泽尔在800米决赛中不仅打破美国纪录,也打破赛会纪录。刚满23岁的牙买加小伙盖尔仅以第12名晋级跳远决赛,差一名就被淘汰,但在决赛他跃出8.69米夺冠,把个人纪录一下子提高0.37米。甚至,女子跳高亚军、乌克兰选手米哈伊琴科和男子5000米亚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巴雷加都是2000年后出生,前者成为首位登上世锦赛奖牌榜的“00后”。
中国军团
短跑创新高 老将是块宝
中国军团也在多哈迎来突破。3金3银3铜是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后的最佳战绩,99分的总积分也超越2015年北京世锦赛的94分,创中国队参加世锦赛历史最佳纪录。奖牌之外,男子4×100米接力刷新全国纪录;谢震业成为首位闯入世锦赛20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男子撑杆跳高的黄博凯、女子标枪的刘诗颖等多名选手,创造个人或赛季最好成绩。
老运动员更是成为年轻人的榜样。复出的妈妈选手刘虹时隔4年再夺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带领中国女队捍卫女子竞走的霸主地位;30岁铅球冠军巩立姣七战世锦赛收获2金1银3铜。
得益于中国田径队“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先进的训练、自信的提升加上对田径事业的热爱,助力这批老将再为祖国献礼。29岁的谢文骏在自己的第四届世锦赛上终于跨过心坎,首次闯入决赛并创造“后刘翔时代”中国选手110米栏的最好成绩。他总结,懂得思考已成为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必备素养”,而这两年是自我控制最好的时期,“对自己身体的掌握更强,对技术的理解更深。”
这次世锦赛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多哈驻地,中国田径队设立“中国田径之家”,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和工作人员一同观看阅兵仪式并交流发言,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田径健儿在多哈的突破为东京奥运打下了坚实基础,世锦赛是终点更是起点,他们将为一枚枚闪光的奥运奖牌继续拼搏。正如巩立姣所言:“还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
特派记者 金雷
(本报多哈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