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案件涉及当事人隐私,此次听证会依法没有接受旁听。山东省高院通过其官方微博“@山东高法”对听证会情况进行了播报。
聂案证据是否充足
聂树斌案申诉代理人李树亭律师称,卷宗显示此案没有任何直接人证、物证证明聂树斌实施犯罪,河北方面判决主要依据聂树斌的口供作出。王书金多次供述在石家庄市西郊玉米地强奸杀人的犯罪事实,卷宗显示,现场勘查受害人左脚西侧偏南30cm处有一串钥匙,但阅遍卷宗未发现聂树斌对此有任何供述,但王书金讲述了钥匙详细位置,这是极其关键的证据。
关于被指是聂案关键物证的花上衣,指认时显示为彩色照片,不同于其他现场照片为黑白照片,且极其干净,与被尸液浸泡过不符。
原办案单位人员称聂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关于钥匙,原办案单位人员未回应王书金为何供认,只称聂树斌未供认符合犯罪心理学。“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时,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对一些有关案件现场物品和作案过程的直接问题记不清也属合理。本案是强奸杀人案,所以对被害人穿着印象深刻,对其他细节没有印象,在犯罪心理学上完全可以说明”。
关于花衬衣为何未经鉴定且辨认时为何很干净,原办案单位称,该衬衣在案发后6天时间内,经过雨水的冲刷及尸体腐败液的侵蚀,提取时已完全丧失原始状态,不具备辨认条件。为辨认方便,办案人员对该衬衣进行了清洗,最终被聂认出。
在回答听证人员关于聂案证据中为何没有脚印、指纹、精斑等物证时,原办案单位人员回应称,案发时是群众报案,且连日高温多雨,现场已被破坏,没有脚印指纹。至于精斑,当时现场勘察人员已经把连衣裙和内裤送检,但未检出。
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听证会上,李树亭还递交了曾与聂树斌同监室的狱友纪某某的证言。纪某某目前在保定监狱服刑,他先于聂树斌进入看守所。据其回忆,聂树斌向其表示曾经遭到刑讯逼供。
针对刑讯逼供的指控,原办案单位代表称,2005年3月,河北省检察院成立调查组对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进行调查,结论是没有对聂进行刑讯逼供。至于律师提出的纪某某的证言,检方调查发现,纪某某当时被羁押在105室,而聂一直在102室,两人不可能挨着睡并经常聊天。检方代表表示,纪某某除犯诈骗罪被判处15年以外,出狱后又连续作案多起,属于诈骗惯犯。
签名是否存在造假
听证会之前,李树亭和陈光武在查阅卷宗后发现,一二审卷宗中至少6处签字涉嫌造假。其中包括,一审阶段在送达起诉书的笔录上聂树斌的签名、在送达起诉书笔录之后的送达回证上的签名、一审审判笔录上的签名、一审判决书的送达回证的签名、二审刑事判决书送达回证的签名、执行死刑前验明正身的签名。
在律师提出鉴定申请之前,山东高院已就案卷中所有聂树斌及其家人的签名进行鉴定,确认签名为伪造。
法院代表承认聂案办案程序如文书签名、卷宗装订不规范、甚至漏填审判人员等瑕疵,并证实在送达起诉书笔录、送达回证、宣判笔录上的签名并非聂所签,而是由书记员代签。代表解释,当时曾出现几起被告人在签字时用笔刺伤书记员、撕毁提讯笔录或自伤、自残事件,考虑到死刑犯的危险性,才出现了由书记员代签的情况。上述代签文书都有聂的手印确认,可证实聂收到了相关文书。
山东省高院复查聂树斌案期间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材料也显示,上述6处签字处均有指印,经鉴定属于聂树斌。
聂究竟何时被枪决
李树亭称,案卷显示聂树斌被执行死刑日期为1995年4月27日,根据石家庄市气象局气象资料,当天的气温为25.8摄氏度;但执行枪决的照片显示,聂树斌当时身着羽绒服跪在雪地中,现场人员也均着冬衣。气象资料显示,1995年4月至1996年2月间,只在1月13日至2月16日有过两次降雪。
此外,案卷中还有一份聂树斌亲笔书写的刑事上诉状,签署日期为1995年5月13日。结合以上两点,李树亭认为,聂树斌实际行刑日期是1996年1月13日以后。
法院代表称,经核对,1995年4月27日执行了多名罪犯。由于提押、执行时间紧张,笔录都是由书记员提前写好再填充,由于书记员疏忽,聂案没有填写。这是明显瑕疵,但不影响案件事实与证据。
该代表结合行刑照片称,执行枪决的地点为石家庄红泽河刑场,当时有河有沙地,沙地旁有小植物,不可能像代理律师说的下雪。且工作人员是春秋装,并非冬装,因此不可能是雪地。
至于落款为5月13日的上诉状,该代表认为是明显笔误,法院在二审时已注意到该问题,“4月20日提审聂树斌时,专门进行了核查”。
综合新华社、山东高院官方微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