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禁用固定翼机
巴西海军航空兵的发展之路颇为坎坷。1956年,巴西从英国购入第一艘轻型航母,将其命名为“米纳斯吉拉斯”号,上面搭载从美国引进的9架固定翼飞机,这是巴西海航最早的舰载机中队。此后,巴西海军打算为其航母购买更多的固定翼飞机,没想到1965年颁布的一纸法令让他们的设想落空。根据该法令,所有军用固定翼飞机必须归巴西空军控制,海军只能配备旋翼机。这条不合时宜的法令存在了30多年,直到1998年才被废除,巴西海军迅速从科威特买回23架二手A-4“天鹰”攻击机,将其改装成舰载机后,于当年10月2日成立第1截击机中队(VF-1),绰号“猎鹰”。
“猎鹰”中队驻扎在里约东部的圣佩德罗-阿尔德亚海军航空站,在其训练过程中,美国的帮助至关重要,赴美留学的巴西飞行员直接编入美国海军航空兵训练中队。2000年9月,“猎鹰”中队出动5架“天鹰”攻击机随“米纳斯吉拉斯”号航母前往大西洋训练。期间,巴西海军飞行员若泽·文森特·阿尔瓦伦加中尉第一个完成“天鹰”飞机在航母上起降,成为巴西的民族英雄。
2001年1月,“猎鹰”中队首次在“米纳斯吉拉斯”号上完成全套弹射起飞和拦阻降落训练。这次训练不仅为巴西海军提供了一组宝贵的舰载机航母起降数据,还标志着“猎鹰”中队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
装备老旧,影响战力
“猎鹰”中队形成战斗力后不久,老旧的“米纳斯吉拉斯”号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巴西从法国廉价买来的“圣保罗”号。2001年5月,“猎鹰”中队开始与“圣保罗”号合练。尽管“猎鹰”中队把舰载机训练抓得很紧,但他们所依托的老航母“圣保罗”号却很不“给力”。2005年5月,“圣保罗”号发生锅炉爆炸,不得不接受为期两年的维修。由于经费保障不力,航母维修工程一直拖拖拉拉。更要命的是,2012年,舰上又发生了一场火灾,直到2014年还躺在船坞里进行维修。
在航母停航的同时,巴西海军也意识到舰载机的老化问题,“猎鹰”中队被迫宣布停飞所有“天鹰”战机,对其进行检修和升级,最终只保留12架,10架则沦为“零件机”,成为其他同伴的“器官捐献者”,另有一架被当成“雕像”,放置在圣佩德罗-阿尔德亚航空站。
保留下来的“天鹰”攻击机被送到圣保罗的恩布拉尔军工厂接受改造。2014年,恩布拉尔厂向巴西海军交付五架改装机,其余七架则在2015年底前交付,经过改造升级后的“天鹰”攻击机在巴西海军的服役年限将再延长10年,直到2025年。另外,此次升级还为飞机加装雷达,使其具备更强的搜索及攻击能力。
有望不再用二手武器
长期以来,巴西靠买二手航母和舰载机来武装海军,此举受到许多非议。有人算过一笔账,1974年,科威特从美国买下36架崭新的“天鹰”攻击机及相关装备,花了2.5亿美元,24年后,巴西政府以7000万美元的“二手价”从科威特买走23架,后来又花费1.4亿美元对其中12架进行改造,前后总共花去2.1亿美元,而这仅仅是基本开销,没有算上维修、油料等日常费用。巴西国防部却反驳说,账面数字并不能说明问题,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1974年的2.5亿美元要比2009年的2.1亿美元“值钱”得多,所以二手“天鹰”机的买卖还是比较划算的。
不过,巴西国防部也表达了不想再用“二手货”的意愿。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继空军之后,巴西海军打算选购24架瑞典萨伯公司提供的JAS-39N“海鹰狮”战斗机。2014年9月,萨伯公司和恩布拉尔军工厂一批技术人员专程登上“圣保罗”号参观,话题当然与“海鹰狮”有关。报道称,巴西将与萨伯公司联手生产“海鹰狮”,这种单座战斗机可能在2020前后投产,并在2025年前取代“天鹰”,成为“猎鹰”中队的主力装备。如果成真,无疑是“猎鹰”中队的福音。
赵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