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次创业”的期待
薛宏
  薛宏

  十年前扩区临港是闵行开发区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我没有体验到上世纪80年代开发区初创时的场景,却在此时感受到了大家对“二次创业”的期盼和激情。当时很多人都期待到临港工作,而谁能去是要经过严格筛选的。那天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公布临港人员名单的时候,大家都翘首以盼,场景像是在揭晓榜单。去临港的人都兴高采烈、众志成城,会后,临港团队还集体合影留念。有的没去成的员工还找领导谈心,再争取机会。要知道到临港工作可不是一件轻快事,我想,开发、创业,这可能是我们开发区人的传统和天性吧。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的第一代领头人一定要把自己的下一代送到临港,继续助力开发区的新事业。带领着这样一批人,我感到信心十足。就这样,新一代开发区人在市委市政府开发临港的战略决策下,满怀期待挺进尚处于一片空白的临港。

  创业是不断从零到一的过程,不管多稀松平常的事,在冠上“第一”后都会变得那么艰难和期待。路,我们司空见惯,但这里每一条路的开通都会让我们欣喜若狂。第一条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的通车让我们激动了很长时间,因为之前我们需要两个多小时的地面路程。刚通车的高速公路,一路上见不到一辆车,而如今已经出现堵车,好在我们还能欣赏到迪士尼城堡的美轮美奂。走在现今的宽敞大路上会不时想起当年带客户沿着还在修建的泥泞道路看园区、新城和大桥的情景,所有的老外都为上海的建设力度感到震惊,而那时的心里是多么期待能有一条平整的马路,“港开、桥通、城用”是我们那几年常挂在嘴上的目标。第一批动迁的完成、第一块土地的批租、第一栋厂房的开工、第一个客户的引进、第一家企业的投产……众多 “第一”的结果让我们期待,催我们奋进,也一笔一笔勾勒出了园区的雏形。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重头戏,项目天南海北地找,一段时间实践下来,来的项目一批接一批,但形同流水,落不下来,项目质量也差。后来我们转变思路,不光向外招商,更针对性地围绕着老区项目对内招商,并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开发区的招商重点。于是招商人员开始跑老区企业,摸排企业的拓展需求以及老区满足不了的业务需要。为了吸引这些客户,临港开发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的报批,让客户感觉到跟在老区一样踏实,甚至还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越的条件。一家500强企业有码头需求,我们不遗余力地推动产业区码头的开工和建设,让老外清楚时间进度和储运保障。虽然基础条件还不尽如人意,但这些外资企业看到了我们不折不扣的传承和信守的承诺,毅然决定投资临港,有的甚至将企业搬迁至临港,成为了早期临港几家龙头的世界500强企业。老外开玩笑地说:“我们与开发区一起来创业,你们走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

  十年磨一剑,新一代开发区人不断成长,如今已成为系统中很多重要岗位的带头人,这里成了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临港地区也众望所归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更大的变化依然值得我们期待……

  十日谈

  开发区故事

  镶嵌在寸土寸金里的绿肺,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4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08版:海上寻味·广告/好吃周刊
一样不一样
旗帜
刘海粟的文化价值
骑乐无穷(漆画)
旅游散曲
“二次创业”的期待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二次创业”的期待 2016-08-18 2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