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遭打脸
特朗普9日凌晨拿下至关重要的宾夕法尼亚州后,美国主流媒体一度失声。CNN主持人近乎僵硬的表情和有气无力的解说,表明极度震惊和无奈。《赫芬顿邮报》打出“噩梦”的标题,淡定的《纽约时报》也说:“不要说我们想不到,共和党大佬们都懵了。”
选前《纽约时报》放言希拉里获胜概率85%,益索普民调称希拉里有90%机会当选。事实证明,这些民调和分析自娱自乐,不堪一击。著名政治分析人士帕洛克称,2016年美国大选是民调诞生以来的最大耻辱。
美联社撰文称,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根本不相信“共和党门外汉”特朗普能撼动能量巨大的政治集团的掌控地位,但事实证明,特朗普代表的反体制、反传统、反精英政治的思想潮流,唤醒了数量庞大的支持者。
选战规律被打破
“得媒体者得天下”“政党支持是总统宝座的基石”……在特朗普获胜前,这些观点是美国选战的铁律。
选战前,超过150家美国主流报纸为希拉里“背书”,四大电视台一边倒支持希拉里,公开支持特朗普的媒体堪称凤毛麟角。事实证明,媒体的过度丑化反而让不少选民产生逆反心理,转而同情特朗普。
在政党层面,希拉里让民主党这架巨大的机器火力全开,全力保驾护航。而共和党大佬对特朗普的反感和冷淡早已公开化,但依然阻止不了特朗普势如破竹的选情。
在选战资金上,希拉里募集资金近7亿美元,是特朗普的2倍多。希拉里的竞选广告满天飞,人力物力都非特朗普能及。大选之夜希拉里的场地规模之大,不逊总统就职典礼,特朗普只是租用了酒店一个宴会厅。
对精英政治反感
是谁帮助特朗普创造历史?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一群体的人数之多、爆发力之强,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刁大明分析说,出现这样让人始料不及的结果,首先是美国政治精英阶层未能准确捕捉到“沉默的大多数”的民怨情绪。这样的民怨情绪包括:因极化而失灵的美国政治无法回应民众意愿而失望,因经济状况低迷而无奈无助,因当前美国突出的族裔矛盾、枪支泛滥等社会问题而反感恐惧,以及因新移民和国际环境问题而焦虑等。而民怨情绪宣泄是本届美国大选较为重大的一个主题。
CNN称,希拉里说特朗普支持者是“无耻之徒”,让“沉默的大多数”更加愤怒更加团结。他们反感精英政治,厌烦“政治正确”,可以不参加民调或不公开政治取向,但会坚决投票支持特朗普。
驻美记者 徐东海 (本报纽约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