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子论养生
余力
  文/余力

  管子(?—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著有《管子》一书,在其中《内业》、《心术》、《白心》等篇目中,可窥见管子的一些主要养生思想。

  一、不偏不倚,“平正”益寿:管子主张“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谓“平正”,一是指性情平和端正,人的喜怒忧思可通过诗、乐、礼等适当的方法来调节;二是指平时言行不能过分,应受一定的“理”、“法”约束。如管子指出:“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洁之者,去好过也”;“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欲不过其情”,“以物为法”,“缘理而动”,这样就能“平正擅匈(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

  二、老则长虑,用脑防衰:道家将“无思无欲”视为养老延年之术。管子则首次提出“老则长虑”的主张,认为若“老不长虑”,大脑因不常用而偏废,反而会促成衰老死亡。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三、饮食有节,疾病少生:管子阐明饮食是产生精神和智慧的物质基础,提倡“节饮食”、“薄滋味”的养生法。他指出“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他认为饮食不节,则百病丛生;饮食“充、摄”太过,即暴饮暴食,可导致“伤形”,甚则骨枯而血脉瘀阻、鼻塞,产生伤身害命的不良后果。

  四、讲究“心术”,命乃长久:管子详细地深究过“心术”,认为“心”处君位,支配“九窍”,心为“智舍”主“思”,有主宰全身的作用,从而提出了“虚心”、“安心”等养心术。他指出虚能应物,有利于思,思则多智,即所谓“思然后知”也。心安则身安,生命之源泉才可以长流不竭。同时,“安心”无利心,才有益于思维,“既知行情,乃知养生……无迁无衍,命乃长久。”管子还特别强调要慎怒。认为“怒”对身心伤害甚大,主张人的一生,应以欢乐为主,并对一切事情保持冷静的头脑。“心能执静,道将自定。”照此养生,则有利于健康长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特稿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家装专版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管子论养生
凡事看得开的百岁老人
养心为上
沙参玉竹老鸭汤能润燥
新民银发社区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C03管子论养生 2016-11-13 2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