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健康/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窗有霾关窗缺氧,该不该开窗?
专家:室内“雾霾”常比室外雾霾严重
吴瑞莲
  吴瑞莲

  冬季雾霾天多,开启的门窗会成为室外有害颗粒物进入室内的通道,但不开窗真的安全吗?日前,在奉贤区邬桥社区举办的第28期新民健康周周讲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郭忠良教授提醒,室内“雾霾”常常较室外的雾霾更加严重,对于哮喘和慢阻肺患者十分不利,因此若非身处工地、工厂等排放污染太严重的地方,建议仍定期开窗,让室内外空气保持流通。

  “古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空气也同样需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新。”郭忠良教授指出,室内空气如果长时间缺少通风,空气中的有机颗粒,如尘螨分泌物和尸解产物、霉菌、宠物毛屑和排泌物、装潢材料以及家具散发的各种刺激性物质容易积聚,对哮喘和慢阻肺患者而言十分不利。“多数情况下,不通风的室内空气比室外雾霾污染更严重。”郭教授表示,只要不处在排放污染特别严重的地方,仍建议定期开窗通风。

  据介绍,每到冬天,总有相当一部分慢阻肺患者因使用空调不当而引发疾病。郭教授表示,过冷、过热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十分不利,尤其对严重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合适的室内温度和必要的空气流通显得尤为重要。“较高的温度可以使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加上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可能导致机体缺氧加重。另外,室内空气较为密闭,流通不足,使空气中的有机颗粒、烟雾增加,可能对严重的慢阻肺患者有一定的影响。”郭教授认为,冬季室内温度应在18℃~20℃为宜,并适当开窗,让室内外空气得以流通,提高室内氧气含量。

  郭教授说道,慢阻肺患者中十有八九现在或以前曾经是“烟民”。“虽然不是所有长期吸烟者最终都会罹患慢阻肺,但吸烟绝对是导致慢阻肺的高危因素之一。”从预防的角度来看,他强调戒烟是减少慢阻肺发病、阻止其进展的单一最有效、最省钱的干预措施。同时,还需避免每天烹饪时厨房油烟过重。此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郭教授提醒,一旦出现咳嗽频繁发作、痰量增加,就要及时就医,尽早控制呼吸系统感染也是预防肺心病的重要措施。

  专家简介

  郭忠良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基金1项,2015年获得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6篇。参编《呼吸科常见病用药处方分析》、《急诊医学教程》等学术专著2本。

  擅长各型呼吸衰竭的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胸部影像学判读和各种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冬季室内养殖花卉有害健康?
开窗有霾关窗缺氧,该不该开窗? 专家:室内“雾霾”常比室外雾霾严重
小雪养生动起来!
秋冬“大鲵王国”游 养身养心两不误
玩转健康圈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健康+A23开窗有霾关窗缺氧,该不该开窗?
专家:室内“雾霾”常比室外雾霾严重
2016-11-15 2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