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受洪水、气候等因素影响,2016年全国河蟹主产区(长江中下游)的养殖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产量和规格呈现出“双降”特征,即产量估计下降约5-10%,全国商品蟹平均规格下降约10-15%,尤其是今年大规格商品蟹很是紧俏,4两5以上的公蟹和3两5以上的母蟹可说是一蟹难求,价格自9月份开捕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
尽管大闸蟹产量有所下降,价格不低,但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全国各地河蟹的总体质量好于去年,品质较以往有所好转。据大赛评委介绍,今年全国河蟹产业呈现出“双降一升一平一好转”的特点,即规格和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效益平稳、河蟹品质较去年有所好转。
与此同时,经过上海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全体人员和广大养殖户的多年努力,上海本土养殖的大闸蟹从以前的“落后”“追赶”到“并跑”,在上海和全国打出了一定知名度,产生了“三泖”牌黄浦江大闸蟹、“宝岛”牌崇明清水大闸蟹、“崇螯”牌光明集团清水蟹、“沪宝”牌宝山湖大闸蟹等多个品牌。
目前上海本地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均不会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大闸蟹,特别是由于采用良种的比例高,上海大闸蟹外形的美观度和整齐度较其他大闸蟹要好,比如,上海本土大闸蟹具有“腿长”这一显著的外形特点。本地蟹产量有限,品质又好,通常在10-11月份就销售完毕,想品尝美味本地蟹的市民可得赶紧。
大闸蟹正当季,吃蟹该如何精挑细选?专家建议:
1.不要只认品牌
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广泛推广,百姓不必紧盯“阳澄湖”。阳澄湖每年出产的蟹只有2000吨,即使仅供上海市场,每百人也只能分到3只,因此,留神高价买回冒牌蟹。
2.选好日子
天气凉下来,才到吃蟹好时节。9月吃雌、10月吃雄指的是农历。
3.记牢挑蟹“四字诀”
拎:拎体重,个头差不多的选手感重一点的。
观:观外观,蟹脚关节处泛黄的,是成熟好蟹;发青则尚未成熟。
查:查活力,螃蟹眼睛“滴溜溜”转,表明此蟹活力足。
听:听声音,螃蟹吐泡发出“滋滋滋”声的,比较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