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史依弘首推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
~~~史依弘首推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
~~~史依弘首推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
     
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核” 创新“乐”
史依弘首推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
朱渊
  京剧发展至今已有多元化呈现:保留最古朴样式的传统京剧,西为中用的大型交响乐伴奏京剧,加入现代思考的更为先锋的小剧场京剧,或是化繁为简到一桌二椅、最大程度聚焦演员表演的京剧,种种形式变化用以服务不同观众群、适应大小不一的演出场地。

  以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史依弘的经验,在京剧“走出去”的拓展之路上,像《霸王别姬》(见上图 资料照)这样聚焦表演、凝练精华的经典,是除热闹有趣的武戏之外,被外国观众接受度最快最高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京剧伴奏中京胡和锣鼓的声响结构,在聚音的小型室内场地中过分吵闹,既盖过了演员本身的唱,也带来听觉上的不适。

  于是,总琢磨要探索京剧音乐创新的史依弘,找到了作曲家金复载和指挥家王永吉,决定打造专属小型空间的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12月15日,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将在上海中心37层宝库中心观复博物馆珐琅厅全球首演。

  “除了因场地有限减少了两个女兵,演出时长会更浓缩,剧情、表演、唱腔都没有变化。《霸王别姬》还是那个《霸王别姬》,唯一不同的就是音乐。”史依弘细细形容“室内版”的变化:“所有演员不戴麦克风,蝶式筝主奏辅以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大堂鼓为‘夜深沉’伴奏,京胡主要用来描述项羽性格。”

  想要创新京剧音乐的想法,源自这些年史依弘带着京剧跑世界,在观众中获得的种种反馈。尤其今年京剧《霸王别姬》亮相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在一间古典且规整的中国式园林庭院中演出,容纳观众不足百人,观演双方靠得很近。史依弘发现:“京胡、锣鼓的大音量反而阻碍了外国观众听戏的效果。尤其在聚音的小型空间,演员不戴麦声音都很响亮,京胡、锣鼓加进来反而盖住声音且显吵闹。”

  这一现象并非首次,以往在国外演出,特别是在小型室内空间,观众也有类似困扰。当然,也试过在京胡中塞报纸、锣鼓上蒙胶,可这不但让乐师们感觉不得劲,也损害了京胡、锣鼓本身的音色和韵味。这让史依弘感觉,要更有效地让京剧“走出去”,音乐上的创新迫在眉睫。

  守住京剧之“核”,但吸取西方交响音乐的优势,尽最大可能打通中国传统戏曲语言与西方交响乐形式间的隔阂,这是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音乐创新上的初衷。

  “创作应坚持将单线条思维的中国戏曲音乐结构与纵向多声部结合的西方音乐模式相整合,减弱京胡和打击乐,在不违和的前提下保持戏曲语言的统一完整。”作曲金复载表示,“室内乐版将坚持一切为人物服务,突出虞姬的抒情性,保留霸王的坚强和刚硬,通过配乐完整人物之间的对白与独白,提升人物层次性与立体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史依弘在京剧音乐上的创新试水,也是为2019年再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舞台做准备。史依弘透露:“明年或者后年,我们可能会带上《百花赠剑》《贵妃醉酒》等载歌载舞剧目再登大都会博物馆的舞台,希望到时可以让观众沉下心来欣赏剧情。”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热线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家装之窗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养生/新民健康
最大的光荣是倒在片场
守住“核” 创新“乐”
“优越中国”致敬“越剧十姐妹”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6守住“核” 创新“乐” 2017-12-01 2 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