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名家走下舞台、走进公共空间已是常态。传承、传播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不仅限于舞台,还有舞台以外的“潜移默化”。
跟蓝天学“自拍”
位于湖滨道的企业天地,每逢午休时商务楼里人头攒动,昨日,听闻“文话e讲堂·京剧进行时”的白领戏曲沙龙请来了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蓝天,不少白领放弃午休,利用1小时就餐时间补充“精神食粮”。
白色棉布衬衫、黑色阔腿裤,蓝天不化妆、不勒头、不用戴髯口,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功架就展现出老生特有的气韵。他现场示范如何用不同的“笑”来塑造角色、诠释人物内心,其中难度最高的“杨子荣的笑”展现了演员扎实功底和揣摩人物内心时的那份细致入微。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在场的白领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国粹京剧。
活动现场,蓝天还教大家如何运用京剧的气息拍出吸睛的“自拍”,引得在座白领笑声连连;信手拈来的唱段、念白,更是让白领们学会了专业京剧观众的“叫好”。被同事相邀而来的吴小姐边实践刚刚学得的“自拍术”,边感慨:“原来京剧还挺‘生活’。”
据悉,该活动是淮海中路街道与上海市剧协的共建项目“剧开心·白领戏聚会”其中一场。
昨日现场还通过上海市文化云进行了全程视频直播,更好地传承、传播、普及传统戏曲。
听一曲《墙头马上》
昨晚,百余名观众席地而坐,在静安区文化馆的排练厅听“昆曲王子”张军和京剧程派名家李佩泓导赏《墙头马上续情缘》。这部新编京剧由昆曲《墙头马上》改编而来,将于10月23日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这也是张军首次完全用京剧小生的艺术手段重塑裴少俊这个形象,简单的开场白后,一句“小生这厢有礼了”的唱白,立马让现场观众举起手机录像。开门、骑马,这些有固定程式的动作如何分解,锣鼓经里的马腿、急急风又有怎样的不同节奏,经过讲解,大家都恍然大悟。
除了欣赏名家演唱,现场还有戏剧评论家李晓、编剧王涌石就剧本进行专业点评,让观众了解了《墙头马上》各版本的侧重和特点。
感受传承脉络
京昆传奇《铁冠图》上演在即,排练间隙,史依弘昨天走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两所京剧特色学校里,给七百多名小学生上了一堂“史姐姐的京剧课堂”。史依弘现场教小朋友们明白京剧里的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生旦净丑……史依弘还总结出了教学法宝,每当看到学生稍有分心,她就赶紧唱一段,学生们立刻齐刷刷抬头挺胸,专注听国粹。
活动结束,孩子们一股脑冲出教室,团团围住史依弘,恋恋不舍地和她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朱渊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