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关部门公布了9·21恒隆门口738公交车交通事故公布调查进展。54岁的返聘女司机撞人后错把油门当刹车,一直加速行驶11秒才把车停下,造成2死1伤的严重后果。
事故让人唏嘘。但不少读者在震惊于驾驶员低级错误的同时,也纷纷指出,旁边一辆955公交车的违规停靠行为,才是这起惨烈事件的祸根。
警方公布的细节显示:事发时,钱某驾驶公交738路大客车沿陕西北路由北向南驶至南京西路北约30米处,在右边第一根机动车道停车上下客,此时,邱某驾驶955路公交车同向行驶到了738的左侧,没有按照规定紧靠公交站点上下客,而是直接停在第二根机动车道违规上下客,迫使三名行人从738公交车头前走过去上车,恰好碰到车辆起步,三名行人接连被撞倒。更令人愤怒的是,事发后,955公交车司机邱某甚至没有停车报警,径直驾车驶离了事故现场。
相比把油门当刹车,这些细节同样让人冒冷汗。因为类似的情形,日常生活中已司空见惯——两辆甚至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见缝插针,上下车的行人在公交车前、车后,车间缝隙中穿行,有时还有长跑冲刺上车的乘客,再加上一些道路上不停有非机动车穿插,不由让人为之捏了把汗。
同一个站点的多辆公交车进站要跟行,这是公交行业的规矩。规矩的制定,必有其原因,打破规矩,就可能受到惩罚。昨天下午,交警总队副总队长潘洛一在约谈公交企业时谈道,当初在支队工作时,就专门在公交站点用交通指示牌划定了“跟行区域”,除了避免后车上完客后提前“借出来”抢跑道,引发道路拥堵,更重要的就是为了安全,防止乱中出错,急中出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交车体量大、乘客多,公交驾驶员身系公共安危,理应是遵纪守法的典范。但一直以来,公交车开霸王车、随意变道等现象普遍。今年以来,交警部门查获公交车车均违法率达到0.6起/车,在交通大整治背景下,公交车事故率反而上升了9.1%,这些都让人警醒。
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如何成为改变行业陋习的契机,有关部门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