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全运会是运动生涯的顶级舞台,那么同样周期、以青少年运动员为参赛主体的市运会,则是托举他们迈上专业舞台的重要台阶。年轻人在这里追逐梦想,勇往直前,书写自己运动人生的精彩篇章。这个时刻,听听过来人的鼓励和建议,是一份宝贵的收获。
起点 雏鹰展翅高飞
对市运会的赛况,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非常关注。说起浦东新区代表队取得的成绩,她脱口而出:“6金6银8铜。”而且,为鼓励浦东三少体校的师弟师妹们,她特地带来一份礼物——自己训练和比赛用的“凤凰”头盔。
刚刚落幕的雅加达亚运会,钟天使正是戴着这副凤凰造型的头盔,与队友一起,为中国代表团摘得自行车场地赛金牌。头盔取名“凤凰”,也是源自钟天使姓名中的“天使”两字。
“我觉得这个头盔的寓意特别好。凤凰是展翅高飞、吉祥如意的意思。”钟天使希望,借着市运会的平台,师弟师妹们能够继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接好自己的班,“和我参加市运会那时相比,现在他们的起点高了很多。也希望他们珍惜现在的机会,今后和我一样,走上国际赛场。”
台阶 业余迈向专业
市运会,是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一座重要的桥梁。对很多后来的世界冠军来说,他们的体育梦、冠军梦,就是从市运会开启的。
乒乓球奥运冠军许昕记得,2002年参加第十二届市运会,当时自己所在的曹燕华乒乓球学校还以培养二线队伍为主,和伙伴们代表宝山区队夺得市运会冠军后,借着这个良机,在宝山区政府的支持下,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创建了一线队,“有了一线队的平台,我有机会一步步往上走,进入国家队,参加全运会、奥运会。”许昕说,要感谢市运会的提携,那是自己迈入乒乓国手行列的第一个重要台阶,“因为和奥运会、全运会相似,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是一个很大的平台,非常值得期待。对那个时期的我来说,市运会就是最高目标,是我自己的‘奥运会’。”
去年的天津全运会上,许昕以老带新,时隔52年为上海夺回乒乓球全运男团冠军,借市运会开幕,他把一块签着上海队全体队员名字的乒乓板赠与师弟师妹,希望他们能传承上海的乒乓精神,发扬上海的乒乓文化。“市运会赛场上,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把握住机会。回过头来看,在这个点你顶住,跨过去了,对今后的成长会是非常大的帮助。”
逐梦 精彩就在脚下
帆船奥运冠军徐莉佳虽然为自己缺少市运会经历而遗憾,但她带来了同样值得珍藏的礼物。“那时市运会还没有设OP级帆船项目。”徐莉佳与小队员们分享起自己的全运会记忆。
她打开一本有点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她人生第一次综合性运动会的心路历程。“那是第九届全运会,我们在汕尾参赛。我当时把备战以及大赛前后的很多想法都记录下来,现在拿出来看,仍会感到惊喜。”
小队员们发现,日记本的首页上,是一幅小图,上面画了一座全运会的领奖台,有趣的是,冠、亚和季军的位置上,都画着穿着上海队队服的运动员。“我希望为上海队夺冠,所以把其他队都画在了领奖台边上。”聊起当时的情景,徐莉佳很感慨,“人生就是要有梦想。我想告诉大家,勇敢地去追逐你的梦,你会书写自己的精彩篇章。”
目标 登上最高奖台
再问问年轻选手,就知道,冠军前辈的激励,有多么珍贵!16岁的上海姑娘陆佳雯第二次参加市运会,她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跳高运动员,像偶像男子跳高全国冠军王宇那样,“他人长得帅,谈吐也让人印象深刻,文化素养高。”她希望有朝一日也站上跳高项目的最高领奖台。
这是陆佳雯在青少年时代参加的最后一届市综合性运动会,“以前可能没啥压力,现在有了清晰的目标,就要去努力实现它。”
4年前主项从跨栏改为跳高,身高1.82米的陆佳雯已经跳过1.88米,在今年5月的全国U18少年田径锦标赛上,代表上海队夺得女子跳高第一名。这届市运会,她要冲击1.90米的国际健将资格线,给自己一个动力,在跳高这条路上继续奋斗下去。“希望越走越远,越走越好,突破金玲保持的1.97米的全国纪录。”
本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