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如今说起电视台主持人,总感到这是一份高大上的工作,而回忆当年与上海电视台的合作,笔者便找出一张照片,这是笔者端坐上海电视台播出桌,桌子前面是上海老市长汪道涵题写的“财经报道”四个字,那是在1993年上海电视台首次开辟出财经报道节目,笔者担任节目主持人,经原来上海电视台领导确认那是节目开播时的照片,一算竟然整整25年过去了,时光真的如梭。
真的没有想到笔者曾经做过那么多事情,但证券市场的发展就是造就我们成就的平台,从上海电视开播回想到在上海电视台担任财经报道的主持人,后来在第一财经担任嘉宾,还在如今已经停办的《股市天天向上》季播节目中连续几年担任评委,又在央视和凤凰卫视担任财经评论员,假如不是因为不会粤语笔者还会签约香港翡翠台呢。
这些回忆都与证券市场发展有关,更与股市涨跌关系巨大。如今更多的投资者都知道股市涨跌与市场情绪的关系。当年我们自办报刊知道发行量与股市关系,发行量大增肯定股市非常强势,报刊很难卖出去说明股市相当低迷。这些规律如今表现的形式出现改变,但内在规律一样存在,就看你能不能体会和把握了。
反观四十年来,投资者对于快与慢的观念,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身处于快节奏的四十年之间,人们习惯于用“抢”,习惯于做事以抢的节奏来完成,抢时间,抢位子,抢票,抢房,还有一个让我们极有成就感的词:秒杀。笔者成名于在股市推广技术分析也一样以抢的姿态面对股市波动,笔者有自己的红马甲(股票交易员),在没有电脑下单交易前都是直接电话打进在交易所的红马甲,甚至在有零股交易的时候自己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在席位上交易直到这项业务停止。真正体会到要抢的交易往往背后酝酿着风险,而无人感兴趣成交清淡的阶段确实含金量十足。
笔者认为股市一定会反映经济的某些阶段,成交低迷股价跌得很低的阶段不是坏事,作为投资者不必心急忙慌地抢股票,可以按自己的价值取向、交易规律精挑细选,股价低就是最大的利好,而成交量的改变特别是放出巨量则是信号,拉大时间周期如此看盘几乎不会出错。投资者都明白预期对股价影响的道理,比预期差,下跌;比预期好,上涨。投资者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自己的预期与市场预期,这当然不是容易的事,当投资的实质就是研究预期研究各种各样的预期。股价低当然是预期不好的结果,而预期是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时间函数,只要预期差得不能再差了,后面随着时间的变化,预期会朝好的方向改变,那么股价是不是该发生变化了?因此,股价低是最大的利好。
眼下原来不确定的几乎都确定了,中秋节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了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做好自己的事成为确定的预期!中国股市入摩如今又入富,那些海外庞大资金盯着中国股市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中国庞大的经济以及相对低廉的股票市场,它们不是雷锋它们不是来救市的,而是被资本驱动来赚钱的。与自己预期比较,与市场预期比较,结论就有了。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