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新科技让中国电影又爱又怕
孙佳音
  在虚拟影像、云计算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运用于电影制作的新时代,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再现代化。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高科技与中国电影的新时代”高峰论坛在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演播厅召开。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高新科技研究部主任刘达坚定地认为,“高新技术将支撑引领新时代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他说,目前电影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融合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则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拍摄花絮的分享,强调说:“没有坚船利炮,没有严密的工业体系,我们无法和电影强国抗衡,也无法使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前副院长贾磊磊教授对于现状则有些担忧,“相对于传统电影以纪实美学为主导的时代,现在的电影是由科学技术唱主角的一个新影像的美学时代。这个时代科技改变了电影。”他害怕,电影不再是以现实反映现实,而是以假象的现实制造现实,以虚拟的技术模拟现实,并以此将人类的想象世界做无限的延伸,数字技术这种无所不能的高科技手段,让他忐忑。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总监卓伯棠教授也提到,在科技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时候,要清醒地意识到潜在的危险以及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的副作用。卓伯棠还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我们发明科学技术不是为了让它来驾驭我们的生活,而是让它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建强认为,高科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内容的扩张,但是,“当电影驾驭科技时,可以使影像如虎添翼,神采奕奕,但当科技凌驾于电影之上时,影像就可能丢失命门而趋向于衰亡。”他说,在物质主义、技术至上等思潮冲击我们的时候,我们更要保持内心价值的稳定。他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结束了发言:“实现这一目标,渴望有力地存于我们的内心。” 

  首席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烟雨江南 英雄赞歌
我们明年再相见
高新科技让中国电影又爱又怕
美国版文体新闻A14高新科技让中国电影又爱又怕 2018-12-03 2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