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邀请拒绝出席
海合会峰会闭幕宣言说,坚决反对伊朗持续干涉邻国内政,支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也门和叙利亚问题。与会各国表示,海合会成员国致力于维护组织运转,并将在安全、外交、国防和经济等领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虽然收到了沙特国王萨勒曼的邀请信,但最终没有出席,而是派外交国务大臣与会。巴林外交大臣哈立德在社交媒体发文严厉批评,称塔米姆应当接受沙特等国提出的复交条件,出席峰会。卡塔尔外交部新闻办公室主任艾哈迈德反驳称,卡塔尔有权决定谁出席峰会。
海合会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安全组织,成员国包括沙特、巴林、阿曼、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去年的科威特峰会受到卡塔尔断交危机影响,开幕数小时后就草草结束。六个成员国中只有科威特和卡塔尔元首出席峰会,沙特等四国只派出外长级官员。
需要沙特更大让步
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持续发酵后,沙特的国际形象遭受严重打击,外交环境显著恶化,国际社会在也门内战、卡塔尔断交危机等问题上向沙特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此后,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在也门暂停战火,此次又邀请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出席海合会峰会,都被看作沙特在压力之下的让步姿态。
但塔米姆拒绝沙特释放的善意,意味着卡塔尔需要沙特做出更大更实质的让步。此前卡塔尔曾表示,如果沙特等国不解除禁运和封锁,卡塔尔不会与对方谈判。
事实上,卡塔尔通过加强与土耳其、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战略合作,开拓了新的外交空间,摆脱了被孤立的局面。在经济上,卡塔尔重建物资进口渠道和经贸网络,维护了经济稳定和民生供给,经济支柱天然气生产和出口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然保持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地位,有足够底气与沙特周旋。
矛盾升级很难调和
卡塔尔埃米尔拒绝邀请,引发沙特、巴林等断交国极度不满,双方裂痕进一步加大,化解断交危机更为艰难。
从根本上说,双方积怨已久,涉及国家发展道路之争,在穆兄会等地区问题上立场差异巨大。同时,卡塔尔的“小国大外交”政策频繁挑战沙特在海合会乃至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双方矛盾逐渐升级为政治意识形态与地区影响力的斗争。再加上牵扯进沙特与伊朗的对抗,除非一方作出重大让步,否则很难有调和空间。
卡塔尔断交危机已持续一年半之久,日前卡塔尔宣布退出欧佩克,外界普遍认为是对欧佩克老大沙特的反击措施。此次卡塔尔埃米尔又拒绝邀请,近乎直接打脸沙特,外交风格强硬的沙特恐怕也会“硬碰硬”,断交危机短期内依然无解。 赵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