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光手枪因太空战问世
常立军
  自从1960年出现人造激光后,激光射线便被媒体称为“死亡射线”,电影《星球大战》向公众灌输了激光武器的巨大威力:一旦启用,刺眼的射线、致命的冲击波,瞬间将所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烧成灰烬。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东西方冷战环境里,超级大国确实展开激光武器竞赛,并打算用到太空战上。

  俄战略火箭兵学院战役学教研室教员尼古拉·罗戈然中校在红星电视台《宇宙传奇》节目里说:“今天国际上有太空非军事化的规定,但在30多年前,这些限制没有这么多。”20世纪70年代末,为抗衡美国太空战威胁,苏军少将维克托·苏拉克维·利泽率领的科研小组展开第一代激光手枪的研发,“该装置有好几个式样,都进行过试验,从理论上证明可在太空中使用。最后,我们画出了一幅与普通手枪相像的经典示意图”。1984年,样枪正式推出,它在外表上与普通手枪没什么区别,甚至连部件都一模一样,如枪管、枪把、保险和弹匣,但弹匣里不装子弹,取而代之的是能合成激光射线的一次性烟火闪光灯。

  罗戈然介绍:“该枪的作用原理是单发射击,有点像折叠猎枪。随着枪机向前运动,弹匣里的烟火闪光灯进入激活状态。扣下扳机后,电气元件被激活,手枪的电源由安装在专门容器里并通过滑道连接的‘树冠’牌电池提供,这种电池容量非常大。”不过,激光手枪威力不大,脉冲发射的射线能量只能将40米处的敌人致盲,但在更近距离上却能烧穿宇航服,意味着宇航服失密漏气,导致宇航员瞬间死亡。研制者坚称激光手枪从未到过太空,但研究过档案的罗戈然认为它曾离开过地球,还用过一次。但可以肯定的是,或许是没有实战需求的缘故,苏联激光手枪从未批量投产,也没配发给宇航员,但其研制过程中的许多发明创造,却在医学等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常立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波洛”同学:为打胜仗而受训
激光手枪因太空战问世
美国版军界瞭望A20激光手枪因太空战问世 2018-12-10 2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