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靶向药为肺癌患者赢得更好生存预期
潘嘉毅
  肺癌为啥可怕?原因主要有三: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导致延误治疗时机;既往治疗手段局限,5年生存率仅为16%。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靶向药物的成功研制,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峰回路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相信5年生存率将逐步得到改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于慧副主任医师表示,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以往这些患者只能通过化疗和放疗延续生命,伴随而来的副作用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晚期肺癌的治疗策略越来越丰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化疗等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肺癌个体化治疗选择。目前,肺癌患者接受基因检测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规定动作”,这是因为肺癌的发生与“驱动基因”密切相关,驱动基因的不同,肺癌的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中国约30%-40%的肺腺癌患者有EGFR基因突变,女性不吸烟的腺癌患者EGFR突变率达到50%以上,还有ALK和ROS-1融合基因,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对于庞大的肺癌人群来讲仍是福音。检测到“驱动基因”敏感的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药物针对性的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是一次重要飞跃,有望将可怕的肺癌变成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病。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如易瑞沙、特罗凯等,临床研究显示,中位PFS(疾病无进展生存期)超过1年,远远超过传统化疗5-6个月的PFS。于慧医生介绍,不同于化疗药物的是,靶向药物能辨识“敌”“我”,准确地瞄准癌细胞,专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不仅避免了传统化疗、放疗等手段对患者的“地毯式轰炸”,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双重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脑部是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转移部位,EGFR-TKI还能透过血脑屏障,显著降低和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进展风险。

  任何一个肿瘤新药爆款问世,都会引起患者高度关注,于慧医生提醒患者用药仍需根据个人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规范地使用,不要听信“离谱”的夸大或曲解,对治疗方案有疑惑应向专业的肿瘤内科医生咨询。尽管现在靶向药物很多,但是患者及其家属对肺癌的生存预期要有理性认知,不应盲目乐观。长期吸烟者、有肿瘤家族史者、油漆或者粉尘等环境下长期工作者是罹患肺癌的高危人群,应至少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另外,多种肺癌靶向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可报销范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这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减轻经济负担,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潘嘉毅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冬季咳喘来势汹汹 中医调治稳定病情
2型糖尿病 开始威胁年轻人健康
扫一扫
靶向药为肺癌患者赢得更好生存预期
美国版康健园A22靶向药为肺癌患者赢得更好生存预期 2018-12-10 2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