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号码,就是“12320”——上海市卫生健康热线。作为全国最早开通的卫生热线之一,“上海12320”自2006年12月8日设立至今,12年来接听市民来电400多万个、为市民发送短信1300多万条,在人员规模和承接市民来电诉求等方面,均为“全国之最”。
在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的“12320”话务大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这里采用现代计算机与电话系统集成的呼叫中心系统,50多位接受严格专业培训的话务员,与100多位由医学专家、医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轮流排班,全天候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每天,他们要接到1000多个市民来电。
明晶是“12320”的第一批话务员。她还记得,刚工作不久就接到一个来电。有位孕妇晚上发烧,一不小心把体温计咬碎,感觉似乎误吞了一点水银。训练有素的明晶立即告诉她:“别紧张,喝一些牛奶,因为牛奶蛋白可以中和汞。同时开窗通风,地上散落的水银用密封罐子装好交给小区居委会。如果感到不适,及时去医院检查。”事后,这位孕妇和她丈夫一起来电感谢:“12320真好!”
2012年,“上海12320”在全国最早承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医疗卫生“工单”。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12320都在“第一线”向市民传递权威信息,让他们安心放心;每一项卫生政策出台,12320都在“最前沿”向社会传达政府声音,助推政策落地让千家万户获益,感受暖暖的“上海温度”。
每天,话务员们都会接到200-300个“12345”的工单,涵盖方方面面的建议、意见、投诉等,涉及医疗卫生全系统。“上海12320”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各级卫生部门、各专业机构等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效提升卫生健康热线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缩短市民诉求处理的应答时间。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12320热线办公室主任杨建军介绍,目前“12320”与上海医疗卫生系统90多家单位一起构建“市民诉求快速处理服务体系”,实现“普通问题即时解决、一般问题当日解决、复杂问题5天解决、重大问题15天解决”的目标,确保规范处理市民诉求“零遗漏”,做好卫生政务的“总客服”。
本报记者 左 妍
通讯员 宋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