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校园风
     
本版列表新闻
~~~通识教育理科体验日:文科生玩转生物实验室
~~~通识教育理科体验日:文科生玩转生物实验室
~~~通识教育理科体验日:文科生玩转生物实验室
~~~通识教育理科体验日:文科生玩转生物实验室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学术尽享科学魅力
通识教育理科体验日:文科生玩转生物实验室
吴佳桐 许旸
  “诈尸?!”伴随着解剖刀掉落在托盘上的金属碰撞声,生物实验室里传出一声惊呼。生命学社的社员走到实验台前,拿起解剖针,对准牛蛙头部与脊背间的凹陷处,刺入并转动针身,还对身旁的同学讲解道:“这是因为你没有完全破坏牛蛙的脊髓,所以虽然已经处死了它,但是它的大腿还可能出现抽动。”第一次尝试牛蛙解剖实验的同学们听着“老师”的讲解,频频点头。

  新奇又紧张

  5月5日,复旦大学学生会学术部联合学术类社团,开展了组装风力小车、制作叶脉书签、提炼明矾等通识教育理科体验活动。当天下午,近二十名同学走进生物实验室,一起“玩”学术,亲身体验理科世界的魅力。

  对大多数体验者来说,这是他们入学以来第一次进入生物实验室。墙上悬挂的陈列板,实验台上摆放的器械,实验室的细节让他们疑问连连。出于好奇,大一新闻传播学类的张一然同学“巡查”了实验室的各个角落:“虽然和高中的生物实验室没什么差别,但我还是觉得新奇又紧张。从没想过进入大学后,还会来到这种地方。”

  动手做解剖

  首先,生命学社社员张天昊演示了实验步骤,并展示了实验样品,之后同学们开始动手进行牛蛙解剖实验。生物学社的同学穿梭于各个实验台之间,讲解牛蛙身体的结构和特点,处理实验中的突发状况,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第一次做实验的趣事。不敢亲手操作的同学三三两两地围住其他同学的托盘,边观看边讨论。约一个小时后,大多数同学完成了实验。

  “和在书上看到解剖图的感觉完全不同,”一位社会科学试验班的同学在试验中紧张得手不停颤抖,最后成功解剖了牛蛙,“亲眼看到了牛蛙身体内部的结构,我觉得生命真是神奇而宝贵。”

  文理也双全

  目前复旦大学面向文科生已开放了自学生物实验、自学物理实验、实用医学物理实验等通识教育选修课。不少同学虽有兴趣,却因为课时多、课业重、期中不得退课等种种原因不敢选。11级经济管理试验班的俞美玲在这个学期选修了《自学生物实验》。她坦言,课程对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对高中分科后再没接触过实验的自己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挑战。

  一些理科类通识教育课程也面临相似的瓶颈。学生反响不温不火,鲜有选修人数多、教室爆满的场景。“目前的通识教育,还是以理科生学文科知识为主。但是作为综合素养的重要部分,文科生的科学素养应该如何培养呢?”10级新闻系车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正是本次通识教育体验日活动的宗旨:统筹文理科学术社团的常规活动,吸引广大同学参与,培养同学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

  此外,在5月8日下午的通识教育文科体验日活动中,来自文、理科不同专业的五十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参观了文博系标本馆和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听取文博系老师、博物馆研究员的专业讲解,并亲手接触了古钱币、古陶瓷片标本。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前夕,同学们通过与文物的“亲密接触”,真正走进历史的故事与传奇。

  复旦大学 吴佳桐 文 许旸 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就业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影像界
“玩”学术尽享科学魅力
中西文化模式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用视频记录我们的青春
更好地工作 更好地生活
大学生版校园风02“玩”学术尽享科学魅力 2012-05-16 2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